先生古心寄玄漠,老松矫矫石凿凿。
已欣净社得胜友,更枉高轩出奇作。
山林轩冕无间然,造物从公意所便。
决科纵未吞馀子,著书亦足垂千年。
先生古心寄玄漠,老松矫矫石凿凿。
已欣净社得胜友,更枉高轩出奇作。
山林轩冕无间然,造物从公意所便。
决科纵未吞馀子,著书亦足垂千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生的高洁品格和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古心"表达了先生对于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怀,而"玄漠"则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通达幽深的境界。"老松矫矫石凿凿"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老松挺拔而坚韧,石头则被岁月侵蚀出独特的纹理,显示出一种经历时间洗礼后的坚固与美丽。
诗人接着写道:"已欣净社得胜友,更枉高轩出奇作。"这里的"净社"可能指的是一个清洁、纯净的地方,而"胜友"则是指那些品行高尚的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还激发出创作的灵感,产生了卓越的作品。
接下来的"山林轩冕无间然,造物从公意所便"表达了一种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人认为在大自然中,无论是山林还是生物,都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无需强求的美感,这正是诗人的创作态度,也是他对待世界的方式。
最后两句"决科纵未吞馀子,著书亦足垂千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朽文学成就的自信。他认为即使在学术上还未达到最高峰,但他所创作的书籍已经足以流传千古,这种自信源于对自己才华和努力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追求永恒价值的文学理想。
人情浓交始,况两俱少年。
席同七尺躯,卺合百年缘。
尊嫜景临暮,双双坐堂前。
看我两人拜,一笑开春筵。
一生无契阔,誓如金石坚。
岂知命途舛,兵火三更颠。
见我颜色好,黑索苦相牵。
一步一下锤,迫我度山巅。
丈夫不忍舍,弃死走山缠。
又怕刀鎗凶,远号尽一言。
此情难话了,瞑瞑东方天。
满目太平世,干戈何惨然。
人生情难制,矧乃并头莲。
本是天生合,今为人事迁。
此身虽去去,心内苦邅邅。
若得数年好,此念亦少捐。
不惜为君死,痴图后会还。
半璧初生月,何夜重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