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鳌赑屃随西行,势欲吸尽西江清。
是谁缭以千丈城,欲去不去岂不灵。
化为青山镇东溟,首冠窣堵双峥嵘。
安舆从东喜逢迎,笑指鳌背同来登。
春残雨足绿阴成,山鸟相和声咿嘤。
自从半山经小亭,仰望巨石扶轩楹。
千山万山拥翠屏,阴霾扫静纤云兴。
翠微下有长江横,衮衮不尽千古情。
广轩俯瞰万瓦平,佳处历历堪指名。
雪蓬蹙云连曲肱,蜂房蚁垤栖残僧。
扶栏更上三两层,一览物象无遗形。
徙倚未厌茗碗倾,长啸两腋清风生。
亲颜甚怡轮为停,我亦色笑喜不胜。
愿我双亲俱遐龄,方瞳鍊颜华发星,如此两峰相对青。
两鳌赑屃随西行,势欲吸尽西江清。
是谁缭以千丈城,欲去不去岂不灵。
化为青山镇东溟,首冠窣堵双峥嵘。
安舆从东喜逢迎,笑指鳌背同来登。
春残雨足绿阴成,山鸟相和声咿嘤。
自从半山经小亭,仰望巨石扶轩楹。
千山万山拥翠屏,阴霾扫静纤云兴。
翠微下有长江横,衮衮不尽千古情。
广轩俯瞰万瓦平,佳处历历堪指名。
雪蓬蹙云连曲肱,蜂房蚁垤栖残僧。
扶栏更上三两层,一览物象无遗形。
徙倚未厌茗碗倾,长啸两腋清风生。
亲颜甚怡轮为停,我亦色笑喜不胜。
愿我双亲俱遐龄,方瞳鍊颜华发星,如此两峰相对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所作的《巾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巾山的奇特景象,展现了山势的雄浑与秀美。首句“两鳌赑屃随西行”形象地刻画了山峰如同巨鳌般矗立,势如欲吸尽西江之水。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山的灵异与神秘,化为青山镇守东海,山势峥嵘,仿佛迎接来访者。
诗人漫步山间,感受春雨后的生机盎然,鸟语花香,山鸟的鸣叫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经过半山的小亭,仰望巨石,诗人感叹大自然的壮丽。随着视角的升高,他看到了长江横贯山间,江水滚滚,寓意着历史的深远。
在高处俯瞰,诗人对周围的景色赞叹不已,点出佳处,并描绘了雪蓬、蜂房般的僧舍,增添了山间的禅意。再往上攀爬,视野更为开阔,万物尽收眼底。诗人流连忘返,品茗长啸,心情愉悦。最后,他祝愿父母长寿,自己也能保持青春活力,希望与这青翠的两峰共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巾山的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楼倚晴空,炎云净、晚来风力。
沧海外、等闲吹上,满轮寒璧。
河汉低垂天欲近,乾坤浩荡秋无极。
凭阑干、衣袂拂青冥,知何夕。登眺地,追畴昔。
吴越事,皆陈迹。对清光祗有,醉吟消得。
万古悠悠惟月在,浮生衮衮空头白。
自骑鲸、仙去有谁知,遥相忆。
翠阴春昼永,乍帘幕、暖飘香。
正玉节来归,斑衣戏舞,□□荧煌。
椿期始开九秩,看芝兰、奕叶早传芳。
都把一门瑞气,酿成九酝霞觞。相将。诏墨趣星郎。
乐事未渠央。渐锦封鸾诰,鱼轩象服,争贲萱堂。
西池献桃未熟,醉西湖、日日想偏长。
紫燕黄鹂院落,牡丹红药时光。
雅意浯亭宽碧,何心禁路宽华。芝兰玉树侍臣家。
一段洛滨图画。庆事两年亲见,今年福寿堪夸。
更从头上人添些。却是八千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