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何事独关情,北斗阑干对面横。
汉使犹空河畔影,霓裳如在月中声。
鱼龙水阔星辰动,鸿雁风高铃铎鸣。
不待下方鸡唱罢,衲僧东指海云平。
登临何事独关情,北斗阑干对面横。
汉使犹空河畔影,霓裳如在月中声。
鱼龙水阔星辰动,鸿雁风高铃铎鸣。
不待下方鸡唱罢,衲僧东指海云平。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夜登天童寺观海日》描绘了夜晚登临天童寺时的独特感受。首句“登临何事独关情”,表达了诗人独自登高望远,心中涌动的情感并不寻常,暗示着他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或个人思绪的复杂。
接下来,“北斗阑干对面横”描绘了星空璀璨,北斗七星仿佛就在眼前横亘,展现出壮丽的夜空景象。诗人借北斗星的意象,寓含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方向的思考。
“汉使犹空河畔影,霓裳如在月中声”运用了想象,将汉使出使的典故与月下的霓裳羽衣舞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虚实交错的梦幻氛围,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鱼龙水阔星辰动,鸿雁风高铃铎鸣”进一步描绘了海面的广阔和风的劲疾,鱼龙在水中跃动,鸿雁在风中飞翔,铃铎声随风飘荡,动静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与神秘。
最后两句“不待下方鸡唱罢,衲僧东指海云平”表达了诗人不等待天明,急于目睹海日升起的决心,以及对禅意的追求,以衲僧指向东方的动作,预示着黎明的到来和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乃翁赋手妙驰名,白发青衫恨晚成。
宋玉大招惭老友,枚皋末句属吾兄。
专场见说词锋锐,跨灶应知话柄行。
圣御六龙新策士,输忠不厌字纵横。
清姿乍见似兰芽,未识多闻士友誇。
健笔如翁宜跨灶,著书先世久传家。
妙年秋日高攀桂,来岁春风早看花。
伫听龙飞新进士,一门姓字耀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