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四夜》
《正月十四夜》全文
宋 / 施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羁游偶值上元时,莲艳烧空照锦溪。

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

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

(0)
注释
羁游:远游,漂泊。
上元时:元宵节。
莲艳:莲花盛开,色彩鲜艳。
珠帘:装饰有珍珠的帘子。
鳌架:灯架,形状似鳌。
太乙:古代星名,象征光明。
燃藜:点燃藜杖(藜火),比喻明亮的灯火。
翻译
我偶然在元宵节出游,莲花的鲜艳照亮了整个锦溪。
厅堂上的珠帘像被水浸泡,庭院前的灯架高得仿佛与山相齐。
春风中传来热闹的鼓乐声,细雨中低沉的笙歌声断断续续。
自嘲我是困于蓬窗的勤奋之人,何时能有如太乙星般明亮的灯火照亮我的学习之路。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施枢的《正月十四夜》描绘了诗人羁旅中度过元宵佳节的情景。首句“羁游偶值上元时”点明了诗人漂泊在外,恰逢元宵节,满城灯火映照着锦溪,景色壮观。“莲艳烧空照锦溪”以比喻手法,将莲花般的灯饰比作燃烧的云彩,照亮了溪面,形象生动。

接下来两句“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堂内珠帘在灯光下仿佛被水浸润,庭前的灯饰高大如山,展现出节日的繁华和气势。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通过风声和音乐的描绘,展现了元宵夜的喧闹与静谧并存,即使风雨也无法阻挡人们的欢庆之情。最后,“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自己作为在外奔波的读书人,羡慕那些能在明亮灯火下享受节日的人,希望能有朝一日像古人那样得到赏识,过上更好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施枢
朝代:宋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二雨花岩

岩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堕。
忽下幽人前,知子观空坐。

(0)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0)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六垂云沜

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磐陀。

(0)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四云芗阁

清溪便种稻,秋晚连云熟。
不待见新舂,西风芗自足。

(0)

夏至後得雨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0)

滟澦堆

江中石屏滟澦堆,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