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游偶值上元时,莲艳烧空照锦溪。
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
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
羁游偶值上元时,莲艳烧空照锦溪。
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
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
这首宋代诗人施枢的《正月十四夜》描绘了诗人羁旅中度过元宵佳节的情景。首句“羁游偶值上元时”点明了诗人漂泊在外,恰逢元宵节,满城灯火映照着锦溪,景色壮观。“莲艳烧空照锦溪”以比喻手法,将莲花般的灯饰比作燃烧的云彩,照亮了溪面,形象生动。
接下来两句“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堂内珠帘在灯光下仿佛被水浸润,庭前的灯饰高大如山,展现出节日的繁华和气势。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通过风声和音乐的描绘,展现了元宵夜的喧闹与静谧并存,即使风雨也无法阻挡人们的欢庆之情。最后,“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自己作为在外奔波的读书人,羡慕那些能在明亮灯火下享受节日的人,希望能有朝一日像古人那样得到赏识,过上更好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