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邢丽文顾访小斋话旧》
《邢丽文顾访小斋话旧》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十年踪迹一追欢,已觉萧萧两鬓残。

里社与君游最久,头颅如此见何难。

不忘习气评新业,相顾尘埃只旧冠。

为说流光堪恋惜,故盟从此莫教寒。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邢丽文顾访小斋话旧》。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邢丽文在小斋中重逢,回忆往昔,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景。

首联“十年踪迹一追欢,已觉萧萧两鬓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生活的回顾,以及岁月带来的沧桑感。十年的足迹,曾经的欢愉如今已成过往,两鬓斑白,岁月无情地留下了痕迹。

颔联“里社与君游最久,头颅如此见何难”则进一步强调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在乡里和社稷中,与邢丽文的交往最为长久,如今再次相见,却已感到难以言喻的感慨。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不忘习气评新业,相顾尘埃只旧冠”展现了诗人与邢丽文在交谈中,不忘彼此间的习惯和性格特点,同时对各自新事业的评价,但眼中看到的仍是对方熟悉的模样,如同尘埃中的旧冠,寓意着不变的友情和记忆。

尾联“为说流光堪恋惜,故盟从此莫教寒”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希望时光能够让人珍惜,过去的盟约(友情)不要因时间而变得冷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保持友谊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送圆鉴中住杭城海会寺

罢纂金仙贝叶编,囊衣又上浙江船。

吴山树色春城里,萧寺钟声暮雨边。

智永终期追草圣,贯休不独悟诗禅。

遥知入院谭经暇,试茗还烹第一泉。

(0)

支硎山十二咏·其七马迹石

追风归似铁,留迹向山深。

神力犹诃护,苔痕不敢侵。

(0)

支硎山十二咏·其六寒泉

空壑积阴晦,层崖冱冰雪。

下有清冷泉,终年流不歇。

(0)

题沈公济山居五咏·其五竹涧

竹绕石泉生,泉流竹根出。

涧底有新梢,山中知夏日。

(0)

题沈公济山居五咏·其四野亭

缉茅春墅中,日夕乱峰绕。

昨夜杏开花,春风吹碧草。

(0)

客至

黄叶纷纷拥砌苔,柴扉寂寂面峰开。

庭间忽闻两鸦噪,门外不速三人来。

烹葵致敬聊为饷,短日频移且莫催。

知我幽居无别事,不妨闲坐更徘徊。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