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混微茫,金山是上方。
波心开佛刹,石罅隐禅房。
风定垆烟直,江空磬韵长。
妙高台上望,遥见五云乡。
烟水混微茫,金山是上方。
波心开佛刹,石罅隐禅房。
风定垆烟直,江空磬韵长。
妙高台上望,遥见五云乡。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首句“烟水混微茫”以烟雾缭绕、水面模糊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接着,“金山是上方”点明了地点,金山寺位于金山之巅,暗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和神圣。
“波心开佛刹,石罅隐禅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波心的佛刹与石罅中的禅房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了佛寺的宏大庄严,也突出了修行环境的幽静与简朴。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宗教场所融合在一起,赋予了金山寺独特的灵性与生命力。
“风定垆烟直,江空磬韵长”进一步描绘了金山寺的宁静与祥和。风停之后,炉烟笔直上升,江面空旷,钟磬之声悠长回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妙高台上望,遥见五云乡”表达了诗人站在妙高台上远眺时的感慨。五云乡,常被用来象征仙境或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此处不仅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金山寺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境界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金山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殿起凌三竺,台孤望四溟。
遥空呈绀碧,绝顶挂丹青。
巘崿横香案,峰峦列画屏。
刹高全碍日,池迥半披星。
古砌流云积,阴廊冻雪扃。
泉当秋径濯,瀑向夜窗听。
影落吟边雁,光飞定后萤。
钟疏闻鹤唳,钵冷带龙腥。
薜荔苍凝壁,藤萝翠压庭。
斋厨菱芡熟,讲席芰荷馨。
忉利旌幡合,潮音杖锡停。
三车迎海峤,一苇渡江汀。
觉路超千界,玄关护百灵。
圆明童子偈,定慧法王经。
梦幻清禅铎,机锋彻梵铃。
鳌山欲成道,会待奯公醒。
陇上耕耘日,隆中啸傲时。
分荆存霸迹,入蜀定皇基。
建业元将命,成都迄受遗。
交邻吴壤服,讨贼魏廷知。
旧鼎三垂叶,新图八阵移。
七擒降孟获,十倍胜曹丕。
大将嗤巾帼,追兵怯鼓旗。
伏龙人羡艳,如虎敌纷披。
绝栈巴山曲,丛祠汉水湄。
炎精垂烬夕,泪尽杜陵诗。
众木凋零后,群芳烂漫时。
移从新上苑,采忆旧东篱。
玉琫交璀璨,金钿斗陆离。
色披罗幔蚤,香度绣屏迟。
缀席千霞艳,浮觞片月宜。
含霜晨缥缈,冒雨夕淋漓。
隐士岩边植,骚人泽畔持。
何如酌甘谷,万寿献彤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