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十一》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十一》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冉冉春云度,依依杨柳津。

渺渺长风沙,恻恻远游人。

黄金销欲尽,白发日夜新。

昨日梦故乡,觉来济水滨。

济水千里驰,去去随漂沦。

宁免颜色改,长岐吹暗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在淮泗河上旅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冉冉春云度”,以轻柔缓慢的节奏描绘了春天云朵缓缓移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接着“依依杨柳津”一句,通过“依依”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杨柳在岸边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在与行人告别,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渺渺长风沙,恻恻远游人”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描绘了辽阔的沙漠中,长风呼啸,远处的旅人孤独前行的场景,表达了对远方旅程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切体会。

“黄金销欲尽,白发日夜新”则转入对人生的思考,黄金象征着财富,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这两句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富终将耗尽,而生命却在不断老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昨日梦故乡,觉来济水滨”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济水之畔,这种情境转换引发了对过往与现实、梦想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思考。

最后,“济水千里驰,去去随漂沦”描绘了济水奔腾不息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永无止境。“宁免颜色改,长岐吹暗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使面对时间的改变和环境的变迁,人们也难以避免内心的沧桑和外界的尘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梦定春堂吟

东风无著手,却向草堂来。

大化留钧座,光天落寿杯。

有云皆载两,无地不栽梅。

馀庆吾家厚,元君未凿抔。

(0)

一横亭

有客在南溟,文章气已冥。

何人看北斗,稚子指东星。

下钓纶方定,烧茶梦未醒。

湘云今我是,曾上妙高亭。

(0)

府教岩次容彦昭

金身不可断,铁心应易酸。

风吹浮云去,吾与南山安。

额额苍天在,潇潇白日寒。

横流当砥柱,回却黄河乾。

(0)

病起游园

并游无侣又春风,况复兼旬百病攻。

幸有馀芳晴烂熳,微吟缓步太平中。

(0)

塔下小立候小儿辈

寝起乘风步屧迟,绿阴清昼独吟时。

遥空极目青云表,乾鹊声声为阿谁。

(0)

分枇杷丝头柑归种

晓露春泥斸石苔,远分苍翠入云哉。

灵根细沃南归处,杖策扶儿日日来。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