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嶂巍峨寝殿宽,岁时将事肃登坛。
汉家灯火摇千炬,周室威仪拜百官。
风雨春深阴桧柏,龙舆天远望衣冠。
孝皇遗泽应如海,此夕瞻依意未阑。
垒嶂巍峨寝殿宽,岁时将事肃登坛。
汉家灯火摇千炬,周室威仪拜百官。
风雨春深阴桧柏,龙舆天远望衣冠。
孝皇遗泽应如海,此夕瞻依意未阑。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陪祀泰陵的庄严肃穆场景。首句“垒嶂巍峨寝殿宽”以山峦和宽敞的寝殿起笔,营造出宏伟的祭祀背景。接着“岁时将事肃登坛”,点明时节与祭祀活动的庄重氛围,人们恭敬地登上祭坛。接下来的“汉家灯火摇千炬,周室威仪拜百官”两句,通过灯火与威仪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祭祀的辉煌与秩序。随后“风雨春深阴桧柏,龙舆天远望衣冠”描绘了春雨中的桧柏与远处的龙车,以及对先人衣冠的遥望,增添了祭祀的神秘与敬仰之情。最后,“孝皇遗泽应如海,此夕瞻依意未阑”表达了对先皇恩泽的深深怀念与瞻仰之情,难以在一夜之间消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开轩对秋月,皎若白玉盘。
光辉上下澈无际,洞然八极天地宽。
山河微茫影可识,拂云桂树常团团。
太虚无尘万籁净,玉绳璀璨金波寒。
是时秋气澄,俯仰皆奇观。
灵台湛湛俗不染,坐与月色相盘桓。
念昔少小家西陲,爱此明月同襟期。
黔南蓟北行欲老,惟有明月长相随。
月轮万古行乾坤,年年常阅秋与春。
平生双眼炯如月,阅人富贵兼贱贫。
谁其胸中如月明,烦卿一阅世上人。
孟冬寒气肃,霜叶坠纷纷。
把酒别故人,含情睇征轮。
忆子初升时,永乐第二春。
简入丝纶阁,一见心相亲。
于时几务殷,旦夕翰墨勤。
开口见肺肝,躬劳迈群伦。
两京三十载,恭事四圣君。
方来未壮龄,鬓毛忽成银。
幡然辞宠禄,归偶击壤民。
失足遇一跌,观过知其仁。
平生恻怛心,倾家振饥贫。
九重嘉行义,自天荣命新。
万里谢彤庭,兴逐南飞云。
峨峨金华山,流泉下潾潾。
梧竹荫我屋,白石为我邻。
于兹坐閒逸,超超绝尘氛。
重晤当何时,安常以自珍。
结缨二十载,素发忽盈簪。
才薄识且疏,驱驰百不任。
忧虞积怀抱,流尘暗衣襟。
潇散此谁与,结庐在幽深。
危峰叠苍翠,灌木郁成阴。
奔泉泻石涧,浮岚掩遥岑。
骀荡时物荣,交交响春禽。
趣与清景会,而无尘俗侵。
窗中南华篇,流玩以澄心。
相知一二辈,囊琴亦来寻。
更迭为我弹,泠泠皆雅音。
怡然乐吾天,抚卷心为歆。
俛首发长叹,怅然兴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