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
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
敢于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
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
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
敢于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
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首尾吟》其一二九,主要体现了诗人邵雍的个性和人生观。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晚年的一种喜好。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二句“诗是尧夫喜老时”进一步强调了诗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诗歌成为了他抒发情感、思考人生的方式。诗人以“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自比,表示自己虽然年迈,但仍保持着士人的风范,坚持仁义之道,胸怀开阔,不轻易皱眉于世事。
后两句“敢于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他勇于面对现实,不回避世间的纷扰,但又不会轻易因琐事烦恼。最后总结说“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以六十七年的经历为证,强调自己并非单纯因为爱好吟诗,而是通过诗歌来记录和表达他的平静与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描绘,展示了邵雍作为一个老年士人,虽已至古稀之年,但仍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