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溜下林陂,春云带雨垂。
不知村远近,惟见树参差。
柳巷闻莺早,桃溪放犊迟。
乱馀宁有此,愁绝辋川诗。
崖溜下林陂,春云带雨垂。
不知村远近,惟见树参差。
柳巷闻莺早,桃溪放犊迟。
乱馀宁有此,愁绝辋川诗。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春山烟雨图》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山野景象。首句“崖溜下林陂”,通过“崖溜”和“林陂”形象地展现了山间小溪潺潺流过树林的情景,营造出湿润而宁静的氛围。次句“春云带雨垂”,进一步描绘了春云低垂,仿佛带着雨滴的画面,富有动态感。
接下来,“不知村远近,惟见树参差”,诗人通过视线所及的参差树木,暗示了远处村庄的隐约可见,却难以确定距离,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第五、六句“柳巷闻莺早,桃溪放犊迟”,通过“柳巷”和“桃溪”的意象,以及“闻莺”与“放犊”的动作,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与悠闲。
最后两句“乱馀宁有此,愁绝辋川诗”,诗人感慨在战乱之后,这样的宁静田园风光实属难得,不禁让人联想到唐代王维的辋川诗,表达了对和平与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战乱带来的破坏的深深忧虑。整首诗以画入诗,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春山烟雨的独特感受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招提款松竹,古碣阅楷籀。
惠然二友佳,共此一卮釂。
扶携涉幽园,邂逅展遐眺。
海棠饮未酣,芳槛破微笑。
何如老桂丛,傲睨几年少。
清言惬襟期,转首俄夕照。
箯舆度杳霭,石梁穿窈窕。
留连得奇赏,傲朗可无诮。
聊凭一饷欢,缓我忧心悄。
明知古难挽,嫌与俗同调。
民劳傥得医,气脉犹可寿。
讥征傍南海,何遽别同盟。
漫仕不妨学,能诗新有声。
烟涛千里隔,书剑一航轻。
矩范求诸近,菊坡冰雪清。
嚼雪哦诗格外清,谁令失脚入红尘。
锦囊二十篇中景,长与西山面目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