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旅今年四处家。故乡咫尺是天涯。
寻巢未定身如燕,览镜曾经鬓似鸦。
愁对酒,懒看花。青衫老泪感琵琶。
侧身天地无刘表,徙倚阑干日又斜。
戎旅今年四处家。故乡咫尺是天涯。
寻巢未定身如燕,览镜曾经鬓似鸦。
愁对酒,懒看花。青衫老泪感琵琶。
侧身天地无刘表,徙倚阑干日又斜。
这首明代杨慎的《鹧鸪天·其二·北岩寺酒阑书感》描绘了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的境况和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首句“戎旅今年四处家”直接点出战事频繁,诗人漂泊无定,原本近在咫尺的故乡却成了遥远的天涯。第二句进一步强化这种情感,即使故乡就在眼前,也如同身处异乡。
“寻巢未定身如燕,览镜曾经鬓似鸦”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像无家可归的燕子一样,找不到安定之所,同时感叹岁月无情,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接下来的“愁对酒,懒看花”,通过饮酒浇愁和对花无兴致的动作,展现了诗人深重的哀愁。
“青衫老泪感琵琶”一句,借典故抒发感慨,青衫是低级官吏的服装,诗人穿着它,面对琵琶声,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侧身天地无刘表,徙倚阑干日又斜”,诗人以刘表自比,暗示自己身处乱世,却没有像刘表那样能为百姓安宁的贤主,只能独自倚栏杆,看着夕阳西下,更显孤独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战乱年代文人士大夫的悲凉心境。
异域疑终老,生归吾岂望!
谁怜灰劫后,重见曜灵光!
祗讶魂超越,犹愁梦渺茫。
饥寒来北海,涕泪睹南阳。
日出明宫阙,云低抱苑墙。
朝廷遂礼乐,我辈竟冠裳!
诸将鸣鞭锐,千官佩玉锵。
避车多豸绣,骑马有貂珰。
访旧勋俱大,逢儿我并长!
去珠还入掌,断雁再随行。
趋陛肘时露,陈书指欲僵。
故人相问讯,童仆转凄凉!
发向僧居保,颜从虎穴苍。
赖将诗过日,但忆笋堪肠。
濯足通身暖,寻医百节伤。
屩穿知步履,肩袒验刀疮。
已慰玉关愿,宁劳属国偿!
解装存笔砚,纪事足篇章。
钓艇三人酒,茅庵一月粮。
此生依辇跸,歌咏六龙傍。
《喜达行在二十韵》【清·钱澄之】异域疑终老,生归吾岂望!谁怜灰劫后,重见曜灵光!祗讶魂超越,犹愁梦渺茫。饥寒来北海,涕泪睹南阳。日出明宫阙,云低抱苑墙。朝廷遂礼乐,我辈竟冠裳!诸将鸣鞭锐,千官佩玉锵。避车多豸绣,骑马有貂珰。访旧勋俱大,逢儿我并长!去珠还入掌,断雁再随行。趋陛肘时露,陈书指欲僵。故人相问讯,童仆转凄凉!发向僧居保,颜从虎穴苍。赖将诗过日,但忆笋堪肠。濯足通身暖,寻医百节伤。屩穿知步履,肩袒验刀疮。已慰玉关愿,宁劳属国偿!解装存笔砚,纪事足篇章。钓艇三人酒,茅庵一月粮。此生依辇跸,歌咏六龙傍。
https://shici.929r.com/shici/XzJR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