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环庐十二山,遥瞻烟树有无间。
夕阳深院禅惊梦,斜月长空雁度关。
验气亦知摧碧草,闻声徒恨改朱颜。
生涯冷澹唯搔首,漫道门多玉笥班。
雨洗环庐十二山,遥瞻烟树有无间。
夕阳深院禅惊梦,斜月长空雁度关。
验气亦知摧碧草,闻声徒恨改朱颜。
生涯冷澹唯搔首,漫道门多玉笥班。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雨洗环庐十二山,遥瞻烟树有无间”,以雨后山色清新为背景,远处的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这里的“十二山”并非实指,而是泛指众多的山峦,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辽阔感。
颔联“夕阳深院禅惊梦,斜月长空雁度关”,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夕阳西下,深院中的禅者被夜幕的降临惊醒,仿佛是自然界的更迭触动了内心的宁静。同时,斜月高悬,大雁南飞,这一景象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生命的迁徙与轮回。
颈联“验气亦知摧碧草,闻声徒恨改朱颜”,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碧草的枯萎和朱颜的改变,都是岁月无情的见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的无奈和哀愁。
尾联“生涯冷澹唯搔首,漫道门多玉笥班”,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生活的态度之中。面对生活的冷淡与孤独,诗人只能以搔首自解,看似洒脱的背后,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这里的“玉笥班”可能是指某种荣誉或地位,但诗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外在的评价,更关注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