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较芳时晚,春含晦日阴。
晓钟人不寐,旧雨客难寻。
院湿蛛丝重,庭虚鸟迹深。
平明添好况,移竹满西林。
病较芳时晚,春含晦日阴。
晓钟人不寐,旧雨客难寻。
院湿蛛丝重,庭虚鸟迹深。
平明添好况,移竹满西林。
这首明代诗人储巏的《春晦连日风雨赠别四首(其三)》描绘了春天阴晦之日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病较芳时晚”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错过了早春的美好时光;“春含晦日阴”进一步渲染了天气的阴沉,连日风雨使得春天的色彩更加黯淡。
“晓钟人不寐”写出了诗人因风雨声扰,难以入眠,暗示了内心的焦虑或离愁;“旧雨客难寻”则借“旧雨”这个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后的孤独。接下来,“院湿蛛丝重,庭虚鸟迹深”通过描绘院落的湿润和寂静,展现了风雨过后环境的冷清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一句“平明添好况,移竹满西林”,在黎明时分,诗人设想将竹子移植到西边的树林,或许能带来一丝生机和改变,暗寓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的亲近,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我调整和生活的新起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物,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晦风雨时的无奈与期待,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泪痕一掬。恨芬流竟体,梅花同宿。
误风沙、细马驮来,抱璧月难亏,渡河空促。
万里魂归,问不出、海西部曲。
要千秋著眼,一片寒香,玉钩斜玉。纵使绿蛾愁蹙。
奈生憎娇怯,内家妆束。
岸兜鍪、鬓影青拖,更甲锁黄金,血花红簌。
一剑防身,肯孤负、离鸾别鹄。
甚年年、天断云横,玉关心目。
官梅红一萼。记白石仙翁,好词曾读。
故乡雁后归无计,且喜云萍栖泊。
宫装戴胜,已盼断、伊人标格。
挑菜节、何处寻春,尊前几番商略。
娲皇果否抟成,为肇锡嘉名,乍回龙朔。寄诗旧约。
千载下、漫道草堂萧索。新蟾挂角。
更拟趁镫宵行乐。谁好事、烹鸽延宾,轰传字错。
夙生同是词仙,相逢聊拾前欢坠。
人閒何世,凭谁朔似,山哀浦思。
频岁笺天,奈何天醉,九阍牢闭。
又西风紧矣,惊回断梦,阳九厄,休提起。
且喜故家兰锜。把珍闻、啸亭重缀。
旧人犹在,偶然陶写,砑绫揉碎。
青眼高歌,白头閒坐,两情云水。
酒尊前、欲卷还看,滴不尽,蟾蜍泪。
古沔水遥,道场山暝,词仙今在何许。
正声悲久歇,宫徵空怀古。
余情更怜远别,怅扁舟、雁飞烟浦。
泪湿单衣,一襟诗思,偏我共清苦。才挥手,京华路。
笑秋深倦燕,还恋朱户。客愁随线长,夜梦催人去。
怜才且喜逢黄九,注图谱、教排孤旅。应付与。
梅边伴、吹箫俊侣。
蓦经过、苏台沪垒,海天容我长啸。
俊驴又踏长安路,滚滚软红驰道。高处眺。
有太液蓬池,丽藻新添料。三杯软饱。
笑甲第门楣,丁年冠剑,眼界一何小。
吾宗彦,豪气笔端环绕。披图聊佐谈笑。
炎天不惜征衣瘁,先后一鞭飞到。诗句好。
知也有庭闱,白发垂垂老。游踪草草。
祝航海来归,板舆迎奉,门外舣兰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