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受命,恭膺于天。爰作玉宝,载祗载虔。
申锡无疆,神圣有传。昭兹兴运,于万斯年。
我祖受命,恭膺于天。爰作玉宝,载祗载虔。
申锡无疆,神圣有传。昭兹兴运,于万斯年。
这段文字出自宋代诗人郊庙朝会所作的《嘉定十五年皇帝受恭膺天命之宝三首(其一)》,这是对皇权神圣性的颂扬。全诗语言庄重,充满了神性和祭祀的气息。
“我祖受命,恭膺于天。”开篇便强调皇帝是接受上苍命令的人,其尊贵的地位直接与天命相连。这两句表明了皇权的合法性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特质。
“爰作玉宝,载祗载虔。”这里的“玉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载祗载虔”则是指皇帝以此宝来展示其德行和威仪。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的神圣性。
“申锡无疆,神圣有传。”这两句表达的是皇帝的统治如同不灭的法则一样永恒,而其神圣的品格也将世代相传,不可磨灭。
最后,“昭兹兴运,于万斯年”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希望国泰民安,皇权长存至万年之久。这里的“昭兹”指的是显明的德行,而“兴运”则是国家的昌盛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受命、玉宝象征以及神圣传承的描绘,彰显了皇权的绝对性和不朽。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社会对于皇权的崇拜和依赖,以及诗人在其中扮演的颂扬者角色。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