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晖上人》
《寄晖上人》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

修持经几劫,清净到今生。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

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īshàngrén
táng / yáo

chūyuèméiyōuyōuhūnmíng
xiūchíjīngjiéqīngjìngdàojīnshēng

línxiàzhīxiāngrénjiānshìqíng
zhōngzhúshīlǎochényīng

注释
日出:太阳升起。
月复没:月亮落下。
悠悠:长久不断。
昏与明:黑夜和白天。
修持:修行。
劫:佛教中的一个时间单位,表示很长的时间。
清净:心境纯洁无杂念。
今生:这一生。
林下:山林之中。
无相:无固定形态或实体。
人间:人世间。
苦是情:痛苦源自情感。
期:期望。
逐师去:追随导师修行。
老尘缨:在尘世中老去。
翻译
太阳升起又落下,昼夜交替无穷尽。
修行历经无数世,才抵达此生清静。
在林中领悟无常,人间的苦在于情感。
最终心愿随师修行,不愿在尘世老去。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修行清净之道的追求。诗人以日月的循环为喻,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替。"悠悠昏与明"则表达了对于光明与黑暗、存在与虚无交织的深邃体验。

"修持经几劫"一句,显示诗人对长期修行的坚守和投入,这种修行不仅是时间上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磨砺。"清净到今生"则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内心清净无染的境界。

第三、四句"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情景。林下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而"知无相"意味着对万物本质的洞察和超越对立面的智慧。同时,诗人也指出了人间痛苦的根源在于情感的纠葛。

最后两句"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晚期仍旧追随师傅、继续修行的决心,以及对世俗羁绊不再有所留恋。"不拟老尘缨"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态度,不愿再被凡尘牵绊。

整首诗通过禅宗的智慧,展现了对于生命、时间和人间苦乐的一种深刻理解,以及对清净道行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后汉门.献帝

秪为曹侯数贵人,普天黔首尽黄巾。

汉灵早听侍中谏,安得献生称不辰。

(0)

续古二十九首·其九

南国珊瑚树,好裁天马鞭。

鱼龙不解语,海曲空婵娟。

(0)

续古二十九首·其八

仙家风景晏,浮世年华速。

邂逅汉武时,蟠桃海东熟。

(0)

送戴端公赴容州

分命诸侯重,葳蕤绣服香。

八蛮治险阻,千骑蹋繁霜。

山断旌旗出,天晴剑佩光。

还将小戴礼,远出化南方。

(0)

迎潮送潮辞·其一迎潮

江霜严兮枫叶丹,潮声高兮墟落寒。

鸥巢卑兮渔箔短,远岸没兮光烂烂。

潮之德兮无际,既充其大兮又充其细。

密幽人兮款柴门,寂寞流连兮依稀旧痕。

濡腴泽槁兮潮之恩,不尸其功兮归于混元。

(0)

以竹夹膝寄赠袭美

截得筼筜冷似龙,翠光横在暑天中。

堪临薤簟闲凭月,好向松窗卧跂风。

持赠敢齐青玉案,醉吟偏称碧荷筒。

添君雅具教多著,为著西斋谱一通。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