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捲珠帘看,青山有几重。
峥嵘秋色老,苍莽暮烟浓。
未辨清猿处,遥知白鸟踪。
蓝田无此景,痛扫只双松。
试捲珠帘看,青山有几重。
峥嵘秋色老,苍莽暮烟浓。
未辨清猿处,遥知白鸟踪。
蓝田无此景,痛扫只双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色苍茫,烟雾缭绕的景象。诗人通过“试捲珠帘看”这一动作,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深远的世界。"青山有几重",既是对山峦连绵不绝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着,“峥嵘秋色老,苍莽暮烟浓”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秋天的山色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更加深沉,傍晚的烟雾则为这幅画卷添上了朦胧与神秘。诗人巧妙地运用“老”和“浓”这两个字眼,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未辨清猿处,遥知白鸟踪”,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展现了山林中的生机与宁静。清脆的猿啼声似乎难以捕捉,而远处白鸟的踪迹却清晰可见,这种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山林之中。
最后,“蓝田无此景,痛扫只双松”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独特感受。蓝田,古代著名的产玉之地,此处以蓝田之景作比,强调了眼前景色的与众不同。而“痛扫”二字,既有对美景的珍惜之意,也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人选择“双松”作为结束,既是对眼前景致的总结,也是对自然生命力的一种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瘦马兀瞢腾,荒鸡号莽苍。
丝窠罥朝露,篱落万珠网。
宿云拂树过,飞泉擘山响。
老桑局潜虬,怪蔓挂腾蟒。
山行何许深,空翠滴羁鞅。
酿愁积雨寒,破闷朝日放。
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钲上。
浮动草花馥,清和野禽唱。
仆夫有好语,沙平路如掌。
惟忧三溪阻,桥断山水涨。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京师英豪域,车马日纷纷。
唐生万里客,一影随一身。
出无车与马,但踏车马尘。
日食不自饱,读书依主人。
夜夜客枕梦,北风吹孤云。
翩然动归思,旦夕来叩门。
终年少人识,逆旅惟我亲。
来学愧道瞢,赠归惭橐贫。
勉之期不止,多穫由力耘。
指家大岭北,重湖浩无垠。
飞雁不可到,书来安得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