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代好.泛艇春溪作》
《四代好.泛艇春溪作》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宴清都

碧透双溪尾。蒲桃浪、惯被暖风吹碎。

琉璃正滑,簟纹小展,一川空翠。春衣篷舱慢倚。

十载事、从头都记。

算飘零、曾度汶水,漳水沁永泜水。

汶水长绕孤城,漳水又抱,铜台废址。

可怜沁水,还灌太原残垒。三关怒涛夜起。

过泜水、重嗟馀耳。总不如、春水江南,柔蓝千里。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在溪流上泛舟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感。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先,“碧透双溪尾。蒲桃浪、惯被暖风吹碎。”开篇即以“双溪”、“蒲桃浪”描绘出春日溪流的生机与活力,暖风轻拂,波浪轻舞,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美。

接着,“琉璃正滑,簟纹小展,一川空翠。”进一步渲染了春水的清澈与平滑,如同琉璃般晶莹剔透,又似竹席上的细纹,铺展开来,整个画面充满了清新与和谐。

“春衣篷舱慢倚。十载事、从头都记。”词人乘着篷舱,穿着春衣,慢慢倚靠在船边,回忆起过去的十年,仿佛所有的往事都重新浮现在眼前,充满了感慨与怀旧之情。

“算飘零、曾度汶水,漳水沁永泜水。”这里提到了汶水、漳水和泜水,这些河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词人通过这些水道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汶水长绕孤城,漳水又抱,铜台废址。”汶水环绕着一座孤城,漳水则环绕着废弃的铜台遗址,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可怜沁水,还灌太原残垒。”沁水继续灌溉着太原的残破堡垒,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历史遗迹的哀叹,体现了词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最后,“三关怒涛夜起。过泜水、重嗟馀耳。”三关的怒涛在夜晚兴起,经过泜水时,词人再次发出感叹,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天溪流的美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时间与个人经历的深沉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亨甫归邵武

今时无贺监,谁识谪仙才。

旷世此诗笔,随身唯酒杯。

红颜疑易老,白眼怪难开。

归过任城下,狂歌定几回。

(0)

天涯话别图

皓首迁官仍万里,羁鸿分影乍惊秋。

匆匆香国三年住,莽莽边城两度游。

客梦易醒偏夜雨,天涯难买是归舟。

相逢重话西园旧,藓径筠廊卷里留。

(0)

卑栖

面面云峰好,荒衙置此间。

吏人随鸟集,宾友访僧还。

水气石边静,松声风外间。

卑栖吾自足,犹胜买青山。

(0)

读律·其三

义正本仁育,信立智不违。

上下亲疏间,尤指礼为归。

咄哉申不害,但矜恣睢威。

何者为《孤愤》,说更陋韩非。

律学包五德,出彼乃入兹。

堂堂复正正,谁似当代规。

第云民可由,安得民共知。

(0)

送春

漠漠轻阴护绿苔,小庭芍药已全开。

多情最是深宵雨,尚带春声入梦来。

(0)

与李南宫话旧

昔日游山兴有余,桃源共访列仙居。

倚松李白愁偏起,看竹王猷乐未疏。

一别真成蝴蝶梦,三年不见鲤鱼书。

今朝精舍还相晤,再往当乘月上初。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