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元老住清修》
《送元老住清修》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湘水有庐山,蜀僧有吴韵。

无尘而俱清,雪月夜相映。

书痴喜借人,香癖出天性。

垂涕拨黄独,粪火曾发哂。

三年我东邻,家颠开小径。

一饭必招呼,嘲之终不愠。

明朝趣去我,岁逼青阳近。

子已饱丛林,件件无遗恨。

赠子湘源春,山穷春不尽。

(0)
鉴赏

这首诗《送元老住清修》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首联“湘水有庐山,蜀僧有吴韵。”以湘水和庐山起兴,象征着深厚的友情和高洁的品格,同时将蜀地的僧侣与吴地的音乐相联系,寓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和谐。

颔联“无尘而俱清,雪月夜相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心境的纯净,雪白的月光与皎洁的月色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书痴喜借人,香癖出天性。”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和对香料的喜爱,既体现了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暗示了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自然流露的品性。

尾联“垂涕拨黄独,粪火曾发哂。”通过描述友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生活琐事的幽默态度,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三年我东邻,家颠开小径。一饭必招呼,嘲之终不愠。”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强调了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即使在简陋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

最后,“明朝趣去我,岁逼青阳近。子已饱丛林,件件无遗恨。”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同时也预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未来的希望。友人已经习惯了清修的生活,对于过往的遗憾已经释怀,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李广

非薄今人爱古人,今人祇说李将军。

英雄岂遂无如广,叹息寥寥久不闻。

(0)

伏承宠示滕王阁佳句因用原韵

滕王帝子阁,徐孺聘君亭。

南浦水秋涨,东湖云昼冥。

江山晴更碧,松桧雪逾青。

安得泛舟去,与君同醉醒。

(0)

和程秀才望五老峰

忆步灵芝望翠峦,扁舟今入望中山。

沾濡晓雾仙衣湿,点缀春苔鹤发班。

幽谷静闻寒布落,重崖晴见暮云还。

世途正为声荣困,谁伴苍颜老此间。

(0)

时在集英幕中呈诸公学士

衰病从来饭亦慵,不堪锁宿似南宫。

夜凉月满重帘外,春雨花开一梦中。

轩陛直言尊董氏,朝廷故事问胡公。

文章久怪无新语,议论初欣有古风。

(0)

兵部敏叔颁示佳句谨依原韵

遍瀰川泽压冈峦,万室清明更可观。

麦上早春谁漏泄,梅边穷腊自凋残。

阴阳顺适天时好,高下均平地泽宽。

岁岁丰登今以始,都人切勿怨祁寒。

(0)

得瑞金晖评上人书因以酬之

野寺三秋别,缄书一度收。

青开今日眼,白尽昔年头。

高义嗟难得,劳生苦远游。

新亭名六以,真妄复何求。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