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可见,还上古时台。
九月悲风发,三江候雁来。
浮云通百粤,寒日隐蓬莱。
逐客音书断,凭高首重回。
古人不可见,还上古时台。
九月悲风发,三江候雁来。
浮云通百粤,寒日隐蓬莱。
逐客音书断,凭高首重回。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相的《登台》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季节感的画面。首句“古人不可见,还上古时台”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逝去人物的怀想,以及诗人自己登临古台的孤独感。接下来,“九月悲风发,三江候雁来”通过秋风和南飞的大雁,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时光流逝和季节变迁。
“浮云通百粤,寒日隐蓬莱”运用了象征手法,浮云连接着遥远的百粤之地,寒日隐没在蓬莱仙境般的远方,寓言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对未知的遥望。最后两句“逐客音书断,凭高首重回”,直接抒发了诗人作为“逐客”的孤寂心情,远离故乡,音信难通,只能独自站在高台上,回首眺望,思绪万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台为线索,融合了怀古、秋景和自身境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汉庭上方斩马剑,子制毛锥端似之。
未办朱云请此物,笔诛市挞佞臣谁。
肠腹自蝉龟,从渠作庙牺。
讵应身食肉,乃使世攒眉。
子勿工皮相,吾终欠口医。
华亭唳秋鹤,今复几人思。
残雪西郊路,依稀已似春。
初程何必远,相识况如亲。
久远交宜淡,沉绵饮戒醇。
故辞情话龙,拟便稳眠身。
贩旅骈荒店,蛮音酗近邻。
霰穿疏瓦乱,风掠破巾频。
倦马喷醒嚏。
顽鸡绝冻呻。
谩夸为客惯,却忆在家贫。
老妪言堪取,诸即意勿嗔。
近来军过后,少有早行人。
年长山僧五十秋,每携诗卷过吾楼。
老衰英妙心相似,灵隐亭前水不流。
十月墐户入室处。
东作丰登未可期,南方瘴疠已堪御。
去年雪不及腊间,霜天桃杏敷红颜。
今年夏竟无冰卖,富屋钱谩堆如山。
秋来数郡融风烈,万舍烟灰千屋拆。
骄阳失性化为霖,鞭蛟笞龙精髓竭。
救火救水不少閒,民生下土何其难。
此时早降六花瑞,时寒休徵犹可还。
雁低楼外彤云起,万里北风开爽气。
雨声一变为霰声,霰效前驱雪踵至。
古称民以食为天,天欲饱民殊易然,但恐燮理无真贤。
果能燮理得真贤,岂不一白二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