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庐山瀑,经行照客衣。
昼看银海立,晴望玉虹飞。
激浪回丹壑,分流出翠微。
凭谁唤匡续,一酌共忘机。
万丈庐山瀑,经行照客衣。
昼看银海立,晴望玉虹飞。
激浪回丹壑,分流出翠微。
凭谁唤匡续,一酌共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瀑布从万丈高处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首句“万丈庐山瀑”直接点出了瀑布的高度和庐山的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经行照客衣”则通过人物的感受,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仿佛读者也置身于瀑布前,被其光芒所照耀。
“昼看银海立,晴望玉虹飞”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瀑布比作银色的海洋和彩虹,生动地描绘了瀑布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美丽景象。白天,瀑布如同银色的海洋,矗立在眼前;晴天,则如彩虹般绚烂,飞舞在空中。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激浪回丹壑,分流出翠微”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动态过程,水流激荡,回旋在红色的山谷中,然后又分流出翠绿的山峦间,展现了瀑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这里的“丹壑”和“翠微”,分别代表了红色和绿色的山谷,通过色彩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瀑布的活力和生机。
最后,“凭谁唤匡续,一酌共忘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渴望与之融为一体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说,谁能唤起像古代贤者那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忘记世俗烦恼的人呢?这里既有对古人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当下人们追求心灵宁静的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美好愿景。
旧直东华省,西行扈从劳。
供随周日膳,赐有汉宫袍。
荐熟调陪俎,分麾傍建櫜。
官推三署长,家出五陵豪。
鼓吏名偏起,铙歌曲自高。
扬旗归辇毂,腾吹下林皋。
岂谓颜光禄,能寻谢法曹。
双童装韎韐,一骑入蓬蒿。
握管题新句,挥觥醉浊醪。
知君工奏赋,游幸待王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