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长干一水间,竹云新笋已斑斑。
明朝若有扁舟兴,落日潮生尚可还。
白下长干一水间,竹云新笋已斑斑。
明朝若有扁舟兴,落日潮生尚可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南春景图式画面。开篇“白下长干一水间”,即刻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长干(今属江苏镇江),以及那片被淡雅的水光覆盖的平原。这里的“白”字,可能是指春天的水色清澈,如同白纱一般。
紧接着,“竹云新笋已斑斑”,则引入了竹子这个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竹常被赋予坚韧不拔、品格高洁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新笋”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春天生命力与生长的活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
第三句“明朝若有扁舟兴”,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某一天出行的愿望。这里的“扁舟”即平底小船,常用于江南水乡的日常交通。“兴”字含有出发、开始之意。
末句“落日潮生尚可还”,则描绘了诗人对这一日落时分返航的情景。夕阳西下之际,海潮逐渐上涨,但依然可以安全返回。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活节奏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精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与欣赏,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作常融合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在这首短小精悍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无限向往。
材重椅桐价璧瑜,山川清气孕魁奇。
谈经夺席输年少,独步当今更有谁。
君如局促辕下驹,平生志气壮万夫。
虞卿穷愁书始著,孟轲好辨言非迂。
今人虽生古人后,古人岂与今人殊。
要吞五车在胸次,取之无尽用有馀。
圣贤道脉传不泯,名悬万代日月俱。
致君唐虞比稷契,岂但可托六尺孤。
文风远扬起颓俗,才行杰出称醇儒。
我今见君一倾盖,情同鱼水交欢娱。
丈夫重义轻富贵,厚颜滥禄非吾徒。
却笑扬郎老执戟,一官不徙谁吹嘘。
多君韫椟同美玉,不待善价安肯沽。
何妨教儿压新酒,长歌且鲙松江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