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吴符远颍山之规亭》
《集吴符远颍山之规亭》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千承谷口有云封,尽拥山光入饮烽。

石寝将军疑伏虎,松翔老子信犹龙。

蒋生能径杜陵道,谢朓忽诗落雁峰。

只看亭身圆似此,若犹方内那相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林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气息。诗人倪元璐以“集吴符远颍山之规亭”为题,巧妙地将亭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千承谷口有云封,尽拥山光入饮烽”,开篇即以“云封”、“山光”、“饮烽”等词勾勒出山谷间云雾缭绕、山色迷蒙的景象,仿佛整个山谷都被云雾所覆盖,山光山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

颔联“石寝将军疑伏虎,松翔老子信犹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静止的石头和松树赋予了生命,想象着它们仿佛是守护山林的将军和仙人,暗示了山林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故事,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颈联“蒋生能径杜陵道,谢朓忽诗落雁峰”,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蒋生和谢朓的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蒋生与杜陵道的故事,以及谢朓在雁峰创作佳作的情景,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只看亭身圆似此,若犹方内那相逢”,诗人将亭子的形象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以亭身为圆,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完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里的“方内”则可能暗指世俗的束缚与局限,诗人似乎在说,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与真正的自我相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文化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宿天庆道院

衰病厌多事,清游谐夙心。

夜深楼突兀,岁晚柏萧森。

汲井洗灵药,焚香横素琴。

身闲境自胜,城市亦山林。

(0)

家居三首·其二

老眊诗名减,登临笑口开。

酿泉为酒熟,倩鹤附书回。

纱帽方簪菊,筇枝又探梅。

清狂君勿笑,曾是薄蓬莱。

(0)

哭王季夷

超遥天马渥洼来,万里修途忍勒回。

爽气即今犹可想,旧游何处不堪哀。

梦中有客徵残锦,地下无炉铸横财。

欲酹一尊身尚病,鬣封春露湿苍苔。

(0)

秋夜书怀

断香漠漠绕藤床,新月娟娟转画廊。

乡远每劳千里梦,雨悭未放九秋凉。

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求锥出囊。

剩喜今年有奇事,严遵滩下系归航。

(0)

幽居杂题四首·其一

开岁频风雨,清明气始和。

游山书半废,耽酒睡常多。

客去孙登啸,牛疲宁戚歌。

馀生犹有几,尽底付渔蓑。

(0)

南堂纳凉二首·其二

浴罢闲无事,悠然寄一床。

水风凉醉颊,松月上虚廊。

岸久乌纱侧,熏馀细葛香。

今宵一美睡,何止傲羲皇。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