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麓祀先贤,孙支世守㫋。
开程朱道学,继孔孟心传。
水碧山青处,松蕤竹秀边。
千秋光霁在,底复藉龙眠。
锡麓祀先贤,孙支世守㫋。
开程朱道学,继孔孟心传。
水碧山青处,松蕤竹秀边。
千秋光霁在,底复藉龙眠。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先贤周惇颐后嗣持小像求祠名允其请并题以句》。诗中表达了对先贤周敦颐及其后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儒家道学的推崇。
首联“锡麓祀先贤,孙支世守㫋”,点明了祭祀地点在锡麓,并强调了对先贤的尊崇,以及子孙后代对先贤精神的守护与传承。
颔联“开程朱道学,继孔孟心传”,赞扬了周敦颐在儒家道学上的开创性贡献,以及他对于孔子和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其在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颈联“水碧山青处,松蕤竹秀边”,描绘了一幅山水间松竹葱郁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周敦颐及其后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尾联“千秋光霁在,底复藉龙眠”,表达了对周敦颐及其后人精神光芒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后人能否继续发扬光大先贤精神的期待,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如同龙眠般深藏不露,却又光芒四射。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人物的赞颂,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