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铁壁》
《游铁壁》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一峰特竦如削铁,古松根透石纹裂。

我欲峰头看八荒,安得手中凭九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峰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一峰特竦如削铁”,以“特竦”形容山峰之高耸,用“削铁”比喻其陡峭,形象地勾勒出山峰的峻峭形态,仿佛是从坚硬的铁块中削出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古松根透石纹裂”一句,将视线转向山峰之上的古松,松树的根深深扎入岩石之中,穿透了岩石的纹理,显示出生命力的强大与坚韧。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顽强与不屈。

“我欲峰头看八荒”表达了诗人渴望站在山峰之巅,俯瞰整个世界的愿望,体现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安得手中凭九节”则流露出诗人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与渴望,九节杖在古代常用于登山或远行,此处借指借助某种工具或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超越自我限制、达到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雄伟的山峰和坚韧的古松,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探索和超越的向往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真珠帘.题画

黄莺屡唤支筇去。黛香浓、石隐心情如故。

文杏小亭台,消得王维幽句。

脉脉筠帘遮不定,又一派、动人愁处。何处。

是碧沼流花,渔梁飞渡。

频念访戴新盟,把诗瓢挂了,再携茶具。

难买此时闲,况旧游曾住。

裘马平生挥斥久,付玉笛、吹开迟暮。未暮。

听松底鸥吟,万山春曙。

(0)

念奴娇.感春和芝麓

游丝吹尽,为春归、撩乱几人心绪。

欹枕长亭闻玉笛,万事何如故土。

花坠宫帘,燕巢陵树,付与渔樵语。

踏歌灯下,让他年少为主。

镇日病酒孤眠,征衫不暖,忆得分离苦。

芳草香销南国恨,侥倖新来雁羽。

画桨徐开,珠屏曲掩,莫识留侬处。

东风方便,愿随轻絮飞舞。

(0)

醉花阴.云暑五月初见芍药

簟捲清湘寒影皱,香逼蜂须透。

花信忆金盘,密约虽迟,倾国还依旧。

玉栏风露端阳后,尘土淹衫袖。

几日费清醪,强欲留春,又怕因春瘦。

(0)

浣溪纱.倦圃山矾盛开

飘尽红英陌上尘,雕阑重倚玉腰身,仙花唤得小名真。

腻粉愁衔蜂翅软,温香旧忆麝脐匀,春归偏要惹游人。

(0)

点绛唇.寄兴

斜掩红窗,影迷前日桃花路。

送春三度,只有人如故。瘦减腰围,每被征衫诉。

归心误,雨声深处,江上扁舟暮。

(0)

望江南·其三本意

江南别,旧泪一双流。

笛弄夜凉关路黑,虫悬叶老玉衣秋。且莫盼兰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