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下芜菁晚,高花出短篱。
茅檐少春事,惟记浴蚕时。
桑下芜菁晚,高花出短篱。
茅檐少春事,惟记浴蚕时。
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晚景,桑树下的芜菁在傍晚时分显得尤为清新,高高的花朵从简陋的短篱笆后探出头来。诗人笔下的茅檐处虽然春意不浓,但特别让人记得的是那沐浴蚕宝宝的时节,充满了农耕文化的温馨与诗意。整体上,这是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画卷,体现了宋代诗人范成大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深情感。
长年挟策游,有如乞儿蛇。
蜿蜒自道工,见者眼先遮。
双石昔歌舞,卅算今谁何。
此生分寥落,前事安足哗。
静思得岁时,心花如鼓挝。
巨觥趣险韵,遑问玉绳斜。
幼学兹荒落,壮气日蹉跎。
岁去不可守,努力将焉夸。
乐亦遣此生,哀亦遣此生,落笔千万言,略与数钱量米同硁硁。
二竖牧羊羊已去,遗火空烧始量墓。
九原龙蜕总成灰,可惜骊山松柏树。
世人见景不见日,何况虚空本无色。
欲乘元气亦易尔,复愁无处施鞭策。
江河滔滔孰云东,下归墟沃焦昆仑。
所藉高天偪人人著地,白榆欲落苦不易。
天荒地老顷刻事,十二万年谁疏记。
我怜盘古无奈何,一椎一凿真儿戏。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
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
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
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
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
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
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
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
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
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
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宋谢叠山先生遗琴武林吴氏得之绘图传示为之作歌》【清·李兆洛】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https://shici.929r.com/shici/6lC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