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证丹忱,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中兴论元辅,湘乡一人,湘阴一人。
千载证丹忱,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中兴论元辅,湘乡一人,湘阴一人。
此挽联以精炼之语,高度概括了左宗棠的一生功绩与精神追求。上联“千载证丹忱,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将左宗棠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赞誉其忠诚与远见,前后的“出师表”象征着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多次挺身而出,为国效力的决心和勇气。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表达了他对蜀汉的忠诚与对后世的期望,左宗棠以此自比,展现了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下联“中兴论元辅,湘乡一人,湘阴一人”则进一步强调了左宗棠在国家复兴中的关键作用。"中兴"意味着国家的再次繁荣昌盛,"元辅"是宰相之意,指在国家治理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物。"湘乡一人"和"湘阴一人"分别指的是左宗棠的籍贯,点明了他不仅是湖南湘乡的骄傲,也是整个国家的栋梁。这句话既肯定了左宗棠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也突出了他在国家层面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精准的评价,不仅赞扬了左宗棠的忠诚、智慧和对国家的贡献,也表达了对其深远影响的敬仰之情。
朔风夜号空,于喁几枝木。
深山自春色,芳草不凋绿。
朋来得佳游,招提藏翠麓。
新酒赤如丹,竹萌肥胜肉。
一醉出门去,缺月挂修竹。
归路沙溪浅,危桥践寒玉。
夜过渭滨居,门庭故不俗。
对坐寂无语,泉声如击筑。
宗盟更可人,相邀勤秉烛。
开缄得捷音,豺狼俱面北。
回棹今可矣,赏心嗟未足。
西去有奇岩,佳名配王屋。
箕踞列十人,未充空洞腹。
更约林宗俱,来伴白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