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季聪父母挽诗·其一》
《林季聪父母挽诗·其一》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经科第著材英,五转儒官羡老成。

身在世间如大梦,人从死后见平生。

功名荏苒随年尽,心事凄凉共月明。

辽鹤何须作人语,五云中有凤雏鸣。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思。首句“一经科第著材英”,赞美了林季聪通过科举考试,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更在社会上留下了显著的印记。接着“五转儒官羡老成”,既是对林季聪官职升迁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成熟稳重人格的赞赏。

“身在世间如大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梦,暗示生命的短暂与虚幻,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生前经历的深刻反思。而“人从死后见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死亡之后,人们才真正能够全面审视和理解一个人的一生,体现了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与怀念。

“功名荏苒随年尽,心事凄凉共月明”两句,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功名利禄逐渐淡去,留下的只有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与明亮的月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晚年心境的理解与同情。

最后,“辽鹤何须作人语,五云中有凤雏鸣”以仙鹤与凤凰为喻,辽鹤不必再发出人语,因为五云之中已有凤凰之雏的鸣叫,象征着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或灵魂得以升华,如同凤凰涅槃,寓意深远,寄托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想象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悼念逝者时表达哀思与敬仰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桃花曲

青山千里,沧波千里,白云千里。

行程问行客,更无穷山水。青史功名都半纸。

念刘郎、鬓先如此。桃源觅无路,对溪花红紫。

(0)

上平西

恋恩情,恩生害,死难逃。气不来、身卧荒郊。

改头换面,轮回贩骨几千遭。

世华非坚如石火,火宅囚牢。

任云水,登云路,游云外,玩云涛。厌锦衣、喜挂麻袍。

清平道德,修完性命隐蓬茅。

他年蜕壳朝贤圣,名列仙曹。

(0)

青莲池上客

重阳羽化登仙路。兄弟如何措。各各勤修生觉悟。

通无入有,静思忘念,密考丹经祖。

一时浩劫真容露。放荡情怀任诗句。

直待人间功行具。

云朋霞友,爽邀风月,笑指蓬瀛去。

(0)

卫生画山水

国朝画手不可数,神妙独数高尚书。

尚书意匠悟三昧,笔力固与常人殊。

林树无根云懵懵,昆崙泰华云中涌。

山城野店不逢人,碧波翠嶂淋漓动。

于今绝响三十年,尚书笔法谁能传?

片藤尺青不易得,使我感慨心茫然。

吴兴老赵蓟丘李,两地清风俱委靡。

古人丹青亦消毁,后学纷纷无乃是。

卫生卓荦志有馀,妙龄声誉驰江湖。

泛观今昔意未足,直与造化论锱铢。

呜呼,安得有绢请君画竹冠,置我长松下,坐看青山白云过。

(0)

望远行

祥敷瑞布,琼瑶妥、片片风刀裁下。

密抛虚外,遍撒空中,顷刻粉铺檐瓦。

锁缀园林,妆点往来樵径,真个最宜图画。

报丰登,珠宝应难比价。清雅。

鲜洁尽成滉瀁,更爽气、愈增惺洒。

万壑都平,千山一色,遐迩不分原野。

恰似予家,仙景澄彻,莹莹蓬莱亭榭。

现自然光耀,长明无夜。

(0)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羡君还似我,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閒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每到论诗外,慵多对榻眠。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