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摘霜前实,先看雨后花。
名应出西海,颜岂论东家。
未摘霜前实,先看雨后花。
名应出西海,颜岂论东家。
这首诗《榴花》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对榴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首句“未摘霜前实”,描绘了榴花在霜降之前就已经结出了果实,暗示着生命的丰盈与早熟。接着,“先看雨后花”则通过雨后的花朵,强调了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即使在风雨之后,花朵依然绽放,展现出坚韧之美。
“名应出西海”一句,借用了“西海”这一地理概念,象征着榴花的名声应该传遍四方,表达了诗人对榴花品质的高度评价和对其广泛影响力的期待。“颜岂论东家”则进一步强调了榴花的美丽与价值,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值得被欣赏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榴花的普遍认可和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榴花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寓意深远,寄托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李东阳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榴花的生命力与美学价值,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未有干戈地,能令栋宇全。
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
鹤唳寥天迥,江深禹庙前。
舟樯控南北,节镇此旬宣。
令尹乘时暇,使君同祖筵。
炎蒸飘不到,虚爽境何偏。
乃继登临迹,空怀作者贤。
风烟一回首,今古共凄然。
握手将安适,经秋未拟旋。
迢迢沙际月,遥忆桂阳船。
言访羊裘隐,荒台迹宛然。
岩崖祠屋缀,天汉客星悬。
伊昔风云感,丘园束帛戋。
神龙不可系,造化独深全。
去矣孤踪邈,怀哉大泽偏。
钓竿何袅袅,石濑故溅溅。
郡以高名著,山依汗简传。
馀风犹激懦,圣代更招贤。
圭组谁怜辱,襟期本尚玄。
终焉赴空谷,寤寐白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