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鞭南牧穷天尽,洒涕东瞻蹈海乾。
胡服不甘探雀鷇,连环捶碎悼龙鸾。
延陵奉使衣披纻,苌叔违天碧化丹。
双鲤石华镌上国,汉城冤雪夏犹寒。
垂鞭南牧穷天尽,洒涕东瞻蹈海乾。
胡服不甘探雀鷇,连环捶碎悼龙鸾。
延陵奉使衣披纻,苌叔违天碧化丹。
双鲤石华镌上国,汉城冤雪夏犹寒。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远行官员的复杂心境与壮志豪情。首句“垂鞭南牧穷天尽”,以“垂鞭”形象地展现了官员踏上漫长旅程的情景,而“穷天尽”则暗示了行程的遥远与艰辛。接着,“洒涕东瞻蹈海乾”一句,通过“洒涕”和“东瞻”的动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胡服不甘探雀鷇,连环捶碎悼龙鸾。”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与象征手法,以“胡服”与“探雀鷇”、“连环”与“悼龙鸾”分别代表外族文化与个人情感的冲突与挣扎,以及对传统与理想的坚守与怀念。
“延陵奉使衣披纻,苌叔违天碧化丹。”这里引用了历史典故,延陵季子出使时穿着纻衣,表现了官员的节俭与谦逊;苌叔违背天意,化为碧血丹心,象征着忠诚与牺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人物的形象,使其具有了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双鲤石华镌上国,汉城冤雪夏犹寒。”最后两句以“双鲤”与“石华”作为载体,寄托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对正义的渴望。同时,“上国”与“汉城”则指向了理想中的理想国或正义之地,而“冤雪”与“夏犹寒”则表达了对不公与寒冷现实的批判与抗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官员在远离家乡、肩负重任时内心的矛盾、挣扎与坚持,以及对理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
日月新年节,乾坤旧观还。
郁葱浮晓雾,紫翠动晴山。
御气笼宫阙,朝班杂佩环。
遥知王会散,喜色粲天颜。
屋角锦树风飞扬,阴岑夜色凝清霜。
结庵云窦谢尘俗,危然搔首忧偏长。
背灯顾影空寂閴,亦复自怪何昂藏。
人生百虑已大瘦,顾我耿耿无他肠。
年来戎马暗河朔,宵旰十载烦吾皇。
时将朝事问府主,藁街未见枭狼羊。
我亦乾坤一穷士,痴心未肯老为郎。
浩歌慷慨拟投笔,门外太白空煌煌。
愿学北地傅介子,一节出斩楼兰王。
凤龙虎豹无凡文,墨池太玄之裔孙。
至宝不琢粹璞具,犹有太古羲易淳。
渝州别驾未足论,啸歌已是腾清芬。
一钱不输县官手,饱食长歌耕垅云。
生朝佳气氤氲集,欢声一境听洋溢。
愿从黄童至白首,年年击壤歌君寿。
梦断熊罴夜,祥呈馈鲤初。
固应贤有后,谁谓庆无余。
为国家相似,忧民子不如。
符分四郡虎,金佩十年鱼。
未补三公衮,聊分八使车。
权衡公选格,陵阜富军储。
阀阅名犹在,朝廷席已虚。
称觞勤祝颂,二十考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