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夭妍等重轻,赋成千韵况难名。
看来好处非因色,敢向春前似有情。
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
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
莫把夭妍等重轻,赋成千韵况难名。
看来好处非因色,敢向春前似有情。
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
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见梅有感》。诗人以梅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梅花品格的赞赏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首句“莫把夭妍等重轻”,提醒人们不应单纯以花朵的艳丽程度来衡量事物的价值,暗示梅花之美并非仅在于外表。接着,“赋成千韵况难名”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内在的高雅气质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看来好处非因色”点明梅花真正的美在于其内在的精神品质,而非外在的色彩。“敢向春前似有情”则赋予梅花以情感,赞美它在春天来临之前展现出的坚韧与深情。
“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希望能像梅花一样,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哪怕是微小如一勺汤的援助。
最后,“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高度评价梅花的清高品格和实际用途,认为只有像宋代的名臣宋广平那样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特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梅,寓言自况,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林间久离索,忽忽望西陵。
静户初闻扣,归舟又说登。
野烟含树色,春浪叠沙棱。
幸谢云门路,同寻苦未能。
十载扁舟,几来往、三吾溪上。
天宝事,一回看著,一回惆怅。
笔画模糊犹雅健,文章褒贬添悲壮。
枉教人、字字费沈吟,评轻重。西北望,情无量。
东南气,真长王。想忠臣应读,宋中兴颂。
主圣自然皆乐土,时平正合储良将。
笑此身、老大尚奔驰,知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