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
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
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
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名为《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身处困境、却仍怀抱希望之情感的诗篇。
开头两句“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通过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喻为逐渐干涸的秋天荷花,以及回忆过去在国家大事上的贡献,表达了诗人目前处于衰弱和孤独中的感受。
接下来的“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则描绘了即便是在严寒中也有温暖的时刻,但尽管春天到来,自己的身体仍旧没有好转。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疾病缠身的痛苦。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这两句则是对个人衰老和自然界生命力度的一种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生机勃发的深刻感悟。
最后,“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渴望。这里“庾楼”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何计能教掷得卢”则是在询问如何能够达到、实现心中的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与自然界变化的对比,以及对友情和未来希望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在疾病中挣扎、但仍不失希望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