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其一》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徐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

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

(0)
翻译
我感觉自己如同秋天的荷花逐渐凋零,原本为国效力的志向也渐渐落空。
即使厚厚的冰层照耀着阳光还能带来一丝温暖,但我的病弱之躯面对春天的到来仍未恢复。
镜子中的白须又增添了几分,枝头的黄鸟安静地鸣叫。
庾楼的恩惠如同神灵相通,但又怎能改变我当前的困厄,无法如掷骰子般轻易扭转命运。
注释
身:自己。
比:比较。
秋荷:秋天的荷花(比喻衰老)。
觉:感觉。
渐:逐渐。
枯:凋零。
致君:为国效力。
经国:治理国家。
堕:落空。
前图:先前的计划或理想。
层冰:厚厚的冰层。
照日:照耀着阳光。
犹能:仍然能够。
暖:温暖。
病骨:病弱的身体。
逢春:遇到春天。
却未:但并未。
苏:恢复。
镜里:镜子里。
白须:白发。
挦:脱落。
长:增长。
枝头:树枝上。
黄鸟:黄莺。
静还:安静地。
呼:鸣叫。
庾楼:庾楼(指庾信所居之处,代指高官之地)。
恩化:恩惠和教化。
通神圣:如同神灵相通。
何计:如何能够。
掷得卢:掷骰子得到卢点(古代赌博游戏,这里比喻改变命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名为《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身处困境、却仍怀抱希望之情感的诗篇。

开头两句“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通过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喻为逐渐干涸的秋天荷花,以及回忆过去在国家大事上的贡献,表达了诗人目前处于衰弱和孤独中的感受。

接下来的“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则描绘了即便是在严寒中也有温暖的时刻,但尽管春天到来,自己的身体仍旧没有好转。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疾病缠身的痛苦。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这两句则是对个人衰老和自然界生命力度的一种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生机勃发的深刻感悟。

最后,“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渴望。这里“庾楼”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何计能教掷得卢”则是在询问如何能够达到、实现心中的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与自然界变化的对比,以及对友情和未来希望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在疾病中挣扎、但仍不失希望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徐夤

徐夤
朝代:唐   籍贯:福建莆田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猜你喜欢

巡幸杭州恭依皇祖诗韵

铜龙不异日询安,掖辇吴山赏大观。

烟火万家来问俗,春风三月暂游銮。

承颜悦志期无忝,咨吏安民要在宽。

秀丽湖光岂无助,每成佳句亦增欢。

(0)

园居新秋即景镇日闲居懒不支,撩人秋色唤寻诗

阶前一叶生秋意,天际飞禽引远思。

何处笙歌声隔院,数株梨枣子盈枝。

今年田野收成好,却代穷黎一展眉。

(0)

读渔洋山人精华录竟,偶系一绝

正宗才力王贻上,无病呻吟郑善夫。

愁苦易工原结习,欢愉爱好入时无。

(0)

补录丙申二月夜自沪河坐小轮船达苏州醉醒作

楼上清歌彻夜阑,四围花影泥人看。

莺声如沸潮如酒,侵晓吴江雨作寒。

(0)

书谱二首·其一

抛残殿体觅钟张,白首相从得雁行。

若使寡人耽若此,秋蛇春蚓也回翔。

(0)

瓶花

瓶花十日一飘茵,不忍轻轻便换新。

垂死佳人颜色在,可怜蒙被李夫人。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