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白凝肤,胶青刷鬓,安黄八字宫眉。
南国佳人,称他黄绢新词。
东劳西燕催相见,话黄姑的的欢期。
正黄昏庭院深深,帘幕垂垂。
频年待阙鸳鸯社,问三生黄石,也费疑思。
瘦损西风,黄花笑我腰支。
多情今夜团圆月,照流黄特地行迟。
怕明朝靥上黄中,不似前时。
脂白凝肤,胶青刷鬓,安黄八字宫眉。
南国佳人,称他黄绢新词。
东劳西燕催相见,话黄姑的的欢期。
正黄昏庭院深深,帘幕垂垂。
频年待阙鸳鸯社,问三生黄石,也费疑思。
瘦损西风,黄花笑我腰支。
多情今夜团圆月,照流黄特地行迟。
怕明朝靥上黄中,不似前时。
这首《高阳台·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冒广生所作,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感伤的爱情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娘的美丽形象:皮肤如脂般洁白,发鬓用胶青染色,八字宫眉则用安黄精心描画。南国的佳人,因她的容貌和才华被赞誉为黄绢新词的化身。
词中“东劳西燕”象征着离别与重逢,暗示着新人间的期待与相聚时刻。黄昏庭院深邃,帘幕低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情的氛围。诗人感慨多年等待,如同鸳鸯社中的鸳鸯期盼团聚,对婚姻的未来充满了疑问和期待。
随着西风的吹拂,诗人自嘲因思念而消瘦,连黄花都似乎在嘲笑他的憔悴。中秋圆月的多情,却因担忧明日容颜变化,月亮的流转显得格外缓慢。诗人担心明早新娘的面庞不再如昨日般明黄动人。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爱情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婚姻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情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