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之秋,余甫成童,流观简编。
见诸省贤书,楚材最妙,于中杰作,数子尤传。
旧雨石霞,金昆亦世,先后同吟杕杜篇。
昭邱上,只思君不见,君在谁边。相逢各已华颠。
算燕市论交亦偶然。
叹破砚枯琴,此间孤冷,豪丝脆管,别屋夭妍。
三尺生绡,一泓冰雪,貌尔萧疏老郑虔。
掀髯笑,笑人间何限,图画淩烟。
己卯之秋,余甫成童,流观简编。
见诸省贤书,楚材最妙,于中杰作,数子尤传。
旧雨石霞,金昆亦世,先后同吟杕杜篇。
昭邱上,只思君不见,君在谁边。相逢各已华颠。
算燕市论交亦偶然。
叹破砚枯琴,此间孤冷,豪丝脆管,别屋夭妍。
三尺生绡,一泓冰雪,貌尔萧疏老郑虔。
掀髯笑,笑人间何限,图画淩烟。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沁园春·题王山长小像》。词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王山长”的人物的赞美与怀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形象与精神风貌。
词的开篇以“己卯之秋”点明时间背景,“余甫成童,流观简编”,描述了词人年幼时阅读书籍的情景,引出对“楚材”、“昭邱”等贤士的追忆。“旧雨石霞,金昆亦世,先后同吟杕杜篇”,表达了对过去与友人的共同回忆,以及对“杕杜篇”这一文学作品的共同欣赏。
接着,“昭邱上,只思君不见,君在谁边”,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对方所在位置的疑问,情感真挚而深沉。“相逢各已华颠。算燕市论交亦偶然”,进一步描绘了岁月流转,彼此年华已逝,但曾经在燕市的相遇却显得如此偶然,充满了淡淡的遗憾与感慨。
“叹破砚枯琴,此间孤冷,豪丝脆管,别屋夭妍”,通过对比,展现了“破砚枯琴”的孤独与“豪丝脆管”的繁华,暗示了王山长形象的高洁与独特。“三尺生绡,一泓冰雪,貌尔萧疏老郑虔”,以“生绡”、“冰雪”等意象,描绘了王山长的外貌与气质,既清雅又不失老练,与古代画家郑虔的形象相呼应。
最后,“掀髯笑,笑人间何限,图画淩烟”,以诙谐的语气,表达了对王山长的敬仰与怀念,认为他的形象如同画中的英雄一般,永存于历史的记忆之中,充满了对这位人物的崇高评价和无限敬意。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不仅展现了对王山长个人形象的描绘,也蕴含了对友情、时光流逝以及艺术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