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崩榱在,墙间杂树荒。
依稀设馀像,寂寞閟祠堂。
旧日牲豭地,今晨狐兔乡。
英灵如未灭,何以度凄凉。
古庙崩榱在,墙间杂树荒。
依稀设馀像,寂寞閟祠堂。
旧日牲豭地,今晨狐兔乡。
英灵如未灭,何以度凄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的古庙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文遗迹的描摹,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代的怀念和现实衰败的感慨。开篇“古庙崩榱在,墙间杂树荒”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废庙图景,庙宇的损坏与自然植被的繁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摧毁力和自然的重返。
“依稀设馀像,寂寞閟祠堂”中,“依稀”一词传达了一种模糊而又深刻的记忆感,庙中的壁画或装饰已不复往昔,但在诗人的心目中却依然生动。这里的“寂寞”形容了空旷无人的情境,而“閟祠堂”则是对古庙的一种拟声词,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接下来的两句“旧日牲豭地,今晨狐兔乡”通过牲畜祭祀与狐兔出没的对比,强化了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主题。古庙曾是人们祭拜之地,如今却成为了野兽出没的地方,这种转变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信仰衰微。
最后两句“英灵如未灭,何以度凄凉”则是诗人对于过去英烈事迹的缅怀与对当前状况的无奈。尽管古庙已荒废,但历史上的英灵或精神似乎依旧存在,然而面对眼前的凋零景象,诗人感到无从慰藉,只能在心中寻找安慰。
这首诗通过对荒凉古庙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代更替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是一篇集怀旧与哀愍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