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
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
更种愁无地,应须剪碧芦。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
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
更种愁无地,应须剪碧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答人槛竹》,诗人以竹子为题材,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感。"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形象地赞美了竹子挺拔坚韧的本性,即使无人扶持,也能自我屹立。"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繁密的节纹在风中摇曳,月光下形成清凉的阴影,展现出竹子的优雅与宁静。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竹子在严寒和污浊中仍能保持高洁,不畏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崇尚。最后两句"更种愁无地,应须剪碧芦",则借竹子暗示了诗人对于困境的坦然,认为即使无处安放忧愁,也无需像剪去芦苇那样,而是要像竹子一样坚韧面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竹,寓言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生活态度,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