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人槛竹》
《次韵答人槛竹》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

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

更种愁无地,应须剪碧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rénkǎnzhú
sòng / zhé

yuánzhíluòluò

jiéfēngchuīzhǎnqīngyīnyuègòng

cóngchángàoshuāngxuěgēnshòuchǐ

gèngzhǒngchóuyìngjiān

注释
猗猗:形容竹子茂盛。
直:挺直。
落落:高大独立的样子。
密节:密集的竹节。
清阴:清幽的竹阴。
月共铺:与月光共享铺开。
丛长:丛生且高大。
傲霜雪:坚韧耐寒。
耻:鄙视。
泥涂:陷入泥土。
更种:再种植。
愁无地:愁绪无处安放。
剪碧芦:修剪碧绿的竹子。
翻译
茂盛的竹子自然挺直,高大独立无需扶持。
密集的竹节在风中轻轻摇曳,清幽的竹阴与月光共享铺开。
竹丛坚韧耐寒雪,根茎虽细却鄙视陷入泥土。
如今愁绪无处安插,应该修剪碧绿的竹子来舒缓心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答人槛竹》,诗人以竹子为题材,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感。"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形象地赞美了竹子挺拔坚韧的本性,即使无人扶持,也能自我屹立。"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繁密的节纹在风中摇曳,月光下形成清凉的阴影,展现出竹子的优雅与宁静。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竹子在严寒和污浊中仍能保持高洁,不畏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崇尚。最后两句"更种愁无地,应须剪碧芦",则借竹子暗示了诗人对于困境的坦然,认为即使无处安放忧愁,也无需像剪去芦苇那样,而是要像竹子一样坚韧面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竹,寓言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生活态度,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寒食

沙岸青春雨,风吹野水涯。

不沽寒食酒,空映古坟花。

城郭人烟细,楼台暮景斜。

东流尔何意,滚滚送年华。

(0)

题画二首·其一

吴山碧相续,具区深不流。

孤舟行薄暮,短发照清秋。

(0)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其十三

斯人多疮疣,君门嗟万里。

先民喻安危,即事指舟水。

银章挂君腰,承宣职所委。

奏功赤墀下,愿言报天子。

不闻四郊乱,无乃大夫耻。

(0)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其六

阳湖信自好,五月荷花鲜。

移舟就杨柳,惊问游女船。

(0)

田园杂诗五首·其三

野清云气满,场功亦云毕。

收穫虽有殊,大小各盈室。

感兹狼戾年,追念忧苦日。

纷然嗿其馌,妻子孰遑佚。

岁工借寒热,人事坐劳逸。

萧萧原野霜,何草不垂实。

(0)

吊宋西庄用己卯寄君韵

华屋高门接两庄,川原暮色黯青苍。

歌钟不复楼心燕,泪眼来看膝下郎。

长路客心知耿耿,旧缄书迹自行行。

秪应堂构无遗恨,荆树春风满院香。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