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灵山法堂》
《书灵山法堂》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香台隐鹫峰,钟声云萝深。

半壁见灯影,虚空闻梵音。

忍草被幽石,灵花曜阳林。

唯应虎溪水,可以清尘心。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灵山法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修行景象。首句“香台隐鹫峰”展现了佛塔或法堂隐藏在鹫峰之中,环境清幽。接着,“钟声云萝深”通过悠扬的钟声和缭绕的云雾,渲染出深远而宁静的氛围。

“半壁见灯影,虚空闻梵音”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夜晚法堂内的景象,灯光从半壁透出,梵呗之声穿透虚空,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人运用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忍草被幽石,灵花曜阳林”两句,借物寓意,忍草覆盖在幽暗的石头上,象征着坚韧的精神,而灵花在阳光下闪烁,象征佛法的智慧照亮世间。最后,“唯应虎溪水,可以清尘心”表达了对虎溪流水洗涤心灵,净化欲望的向往,寓意修行者在此地能获得内心的清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山法堂的环境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富有禅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舟行却回

清晨移舟出沙嘴,宿氛卷尽天如洗。

日高五丈行十里,白云之中黑云起。

回舟急趋旧泊处,四山沉沉日色死。

逆风飒飒初尚微,浪头已高白参差。

又闻西北崩崖陷谷有异声,大风横击波如陵。

操舟之子虽习贯,掣柁才开又投岸。

有如磁石引针去,时时飐扑愁中断。

长篙劲橹不易胜,仅得入口如再生。

回望后舟尚出没,使人泪落肝胆惊。

昨日庙中奠旨酒,巫语甚吉许我行。

奈何中路辄反覆,欺诞何者为神明。

岂非风者天号令,必欲逆知非汝能。

浪传消息得醉饱,万一犹足为威灵。

(0)

又寄梦锡

自君卧漳滨,我意恍若疾。

无人与笑言,兀兀守一室。

当寝或不寝,当食或不食。

有思气填胸,可骇几战慄。

想君端在家,比我乃安逸。

妻孥以嬉娱,簿领久阁笔。

南城趋北城,道路无所隔。

我岂无仆马,子不见宾客。

哦亭足清风,林木助萧瑟。

葵花无数开,莲叶亦已出。

起来定何时,幸会能几日。

已令刍白醪,待子欢促膝。

(0)

寄舍弟

西园草碧色,南湖水绿波。

五云亭上意,争奈艳阳何。

(0)

过韩氏庄登小阁·其一

缭墙千堵气雄深,小构亭亭出数寻。

刈穫一空云水白,阑干注目见遥岑。

(0)

同赵伯充防禦观东坡所画枯木·其一

经纶志业终不试,晚岁收功翰墨林。

偶向僧坊委陈迹,每经风雨听龙吟。

(0)

观明发画李贺高轩过图

唐年茂宗枝,时平多俊良。

长吉尤震曜,春林擢孤芳。

退之于孔门,屹屹真栋梁。

笔力障百川,风澜息其狂。

破衣系麻鞋,右顾生辉光。

一朝与湜辈,命驾惊煌煌。

贺初为儿童,随父事迎将。

须臾命赋诗,英气加激昂。

长安众词客,声问争推扬。

风流垂异代,尚想古锦囊。

君今亦宗英,韵胜斯人方。

少年肯事事,苦学志独强。

风骚拟屈宋,妙处相颉颃。

丹青出戏弄,配古犹擅场。

形容示往事,彷佛如在旁。

一径入幽远,古垣缭林庄。

平桥跨渌水,丛薄含葱苍。

晴窗为披拂,佳兴杳难忘。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