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故国岁华奔,一柱高台已断魂。
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
千年故国岁华奔,一柱高台已断魂。
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德公的作品,名为《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其一)同望荆门》。从这短暂的四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飞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千年故国岁华奔,一柱高台已断魂。"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的消亡。"千年故国" 表示诗人对远古时代的怀念,"岁华奔" 则形象地表达了时光飞逝的速度和力量。一柱高台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或是权力的象征,而"已断魂"则透露出一种哀婉和悲凉,似乎在说即便是曾经辉煌的建筑,也已经被时间无情地切断了生机。
"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 这两句诗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对文学传统的追寻。"唯有岘亭清夜月" 给人以宁静与孤寂之感,似乎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而"与君长啸学苏门" 则表明诗人想要与朋友一起追随古代文学大家,如苏轼(苏东坡)的风格,进行文学创作和精神上的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物质与精神的对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