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湖田利,临风话苇檐。
官租农疾苦,宦味酒酸甜。
俎豆前贤在,舟鲛世业兼。
年丰人共乐,好景绘新缣。
试问湖田利,临风话苇檐。
官租农疾苦,宦味酒酸甜。
俎豆前贤在,舟鲛世业兼。
年丰人共乐,好景绘新缣。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时节在南丰祠宴集的情景,通过对比官府赋税与农民劳苦,以及前贤遗风与世俗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试问湖田利”,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对湖田收益的思考,暗示了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关注。接着“临风话苇檐”描绘了一幅秋风轻拂,人们围坐苇檐下交谈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官租农疾苦,宦味酒酸甜”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官府与农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官府收取沉重的租税,而官员们却享受着醇厚的美酒,反映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公平。
“俎豆前贤在,舟鲛世业兼”则转向对历史与传统的追忆,提到前人的智慧与贡献仍然在今天被铭记,同时强调了世代相传的责任感。这里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未来责任的承担。
最后,“年丰人共乐,好景绘新缣”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丰收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也意味着人们共享快乐,社会和谐。同时,将美好的景色比作新缣(一种丝织品),寓意着将这份美景和喜悦长久保存下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
飞放泊边春不浅,德寿寺里流莺啭。
探花笑我马腾腾,待客无僧幡闪闪。
百年已是干戈靖,一龛独任光阴转。
洛阳姚黄不须问,且对繁英生苍藓。
今日看花花莫放,来日看花花莫敛。
花应知我非世情,与尔相看动幽感。
风送漳江渚。漫登临、东流一瞬,渺然终古。
物换星移凡几度。漠漠愁云欲雨。
听欸乃、渔舟南浦。
芳草王孙何处也,只西山、帘卷还如故。
思往事,遽如许。王郎作赋真翘楚。
便扫空、豪华百辈,腐儒章句。
看取荒凉容膝地,畴昔曾酣歌舞。
且采采、蘋香延伫。
世路驱人明日又,爱今来、水阁清无暑。
对斜照,淡忘侣。
晓风清、滟滟待潮生,潮落始行舟。
正鸡声茅店,孤城断角,欹枕悠悠。
偶尔掀篷一笑,起舞也风流。
问谁人领取,此景清幽。
极目长空杳霭,但寒烟衰草,江练明楼。
羡双双白羽,天水共沉浮。
待乘桴、渐穷湖海,莫思量、锦缆与鸣驺。
菰蒲里、烟波钓叟,与子为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