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十自寿·其十五》
《七十自寿·其十五》全文
清 / 林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能排元美惟熙甫,稍近昌黎只穆修。

二子苦甘微有会,一时毁誉竟何忧。

终身恨未几神味,下手深知避镂锼。

四十年来炉火候,不偏刚处岂偏柔。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的《七十自寿(其十五)》。林纾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而闻名,但此诗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面。

诗中提到“能排元美惟熙甫”,意指在文学上能够与元好问、王实甫并列的只有郑光祖。接着,“稍近昌黎只穆修”则表示与韩愈风格相近的只有穆修一人。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郑光祖和穆修在文学上的独特地位。

“二子苦甘微有会,一时毁誉竟何忧。”这里提到的“二子”指的是郑光祖和穆修,他们虽然风格各异,但在文学创作中都经历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们对此并不忧虑。这反映了两位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自信。

“终身恨未几神味,下手深知避镂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创作的反思,认为即使在艺术追求上有所遗憾,但能够避开过于雕琢的技巧,保持作品的自然韵味,也是一种难得的成就。

最后,“四十年来炉火候,不偏刚处岂偏柔。”总结了诗人四十年的创作生涯,强调了在艺术表达上追求平衡,既不过于刚硬也不过分柔和,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林纾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底,也流露出他对艺术追求的独到见解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作者介绍
林纾

林纾
朝代:清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猜你喜欢

题婺州永康县延真观松石

岁寒姿性禀于天,一变人疑换骨仙。

操是寒松心是石,始终全类古真贤。

(0)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其三

云涛朝暮湖山胜,曾伴仙翁烂漫游。

别后瞻思閒屈指,岁华如箭已三秋。

(0)

送二十三侄岯还衢赴举

行美文精即擅场,不论京国与江乡。

乡人若问吾归计,已叩天阍第九章。

(0)

次韵程给事书院浣纱石二首·其二

吴宫金玉似泥沙,西子东来举国誇。

一日越兵声震地,夫差犹惑眼中花。

(0)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邃亭

小松幽石曲池清,欲退山翁构此亭。

补外想公非久次,坐看严诏下明庭。

(0)

杭州八咏·其五巽亭

越山吴水似图屏,妙笔无缘画得成。

閒上东南亭上望,直疑身世似蓬瀛。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