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围岚翠锁烟萝,结得茅庐傍涧阿。
地僻不嫌人迹少,树深祇觉雨声多。
摘将松子烹新茗,采取兰茎补绿蓑。
几度光阴浑不记,窗前日月自经过。
四围岚翠锁烟萝,结得茅庐傍涧阿。
地僻不嫌人迹少,树深祇觉雨声多。
摘将松子烹新茗,采取兰茎补绿蓑。
几度光阴浑不记,窗前日月自经过。
这首清代诗人丁尧臣的《赠隐居》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四围岚翠锁烟萝”,通过“岚翠”和“烟萝”展现出环境的清幽与山间雾气缭绕的景象,暗示着隐居之地的隐蔽与自然之美。次句“结得茅庐傍涧阿”,进一步描绘了简朴的茅屋坐落在山涧旁,强调了隐者的田园诗意。
“地僻不嫌人迹少,树深祇觉雨声多”两句,写出了隐居者选择人迹罕至之处,享受那份宁静与孤独,只有雨声相伴,更显其心境的淡泊。接下来,“摘将松子烹新茗,采取兰茎补绿蓑”描绘了隐者日常生活的闲适,以松子煮茶,采兰叶修补蓑衣,生活简单而自给自足。
最后两句“几度光阴浑不记,窗前日月自经过”,表达了隐者忘却世俗时间流逝,沉浸在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恬淡之中,日月星辰的更迭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赞美了隐者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池上雨过芳尘浥,池上花开众宾集。
回风忽觉翠旂翻,倒影真疑彩云湿。
越浦新妆水底明,汉皋遗佩空中拾。
剪裁似欲烦并刀,涴染却愁翻墨汁。
根非异种难同调,身在后时终独立。
已当佳丽国三千,不羡艳阳春九十。
桂苦兰辛祇自怜,桃红李媚何嗟及。
酒如恋客传不停,花似解诗催更急。
坐看烟盖晴袅袅,欲采露房秋戢戢。
我狂不去当重来,鲸饮碧筒三万吸。
高楼坐连床,遥碧俯平渚。
卷帘看风树,叶落沙上雨。
飘飘轻襟散,披历层轩举。
寤寐平生欢,咫尺得晤语。
相逢隔晨暮,倏忽无定所。
积雪遍中庭,钟情徒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