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三十八》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三十八》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懒眠常竟日,纸被喜新成。

门外无人候,床头有鼠声。

鸟来从自去,雨过不知晴。

寄语朝中贵,能无此夕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懒眠常竟日”,透露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淡然态度,不拘于世俗的作息规律,选择随心所欲地度过每一天。接着,“纸被喜新成”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满足与喜悦,也暗示了他对于简朴生活的欣赏和追求。

“门外无人候,床头有鼠声”两句,通过对比门外与床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门外的空旷与无人等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自由;床头的鼠声,则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真实感和自然界的生动气息。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鸟来从自去,雨过不知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鸟儿的自由来去,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雨后的未知晴朗,或许寓意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两句诗以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超脱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寄语朝中贵,能无此夕情”一句,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权贵阶层的讽刺。诗人似乎在说,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们,是否也能体验到这样宁静、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夜晚?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归鸟 其三

翼翼归鸟,相林徘徊。
岂思失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0)

形影神三首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0)

归鸟 其二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0)

答庞参军 其二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觏怀人;懽心孔洽,栋宇惟邻。

(0)

拟挽歌辞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0)

命子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