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八十三外翁见招》
《次韵答八十三外翁见招》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乃翁心事别,璧月到寒塘。

攲枕三竿日,横经一炷香。

尚思同燕麈,还欲对胡床。

行矣拿舟去,金钟亦自将。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的《次韵答八十三外翁见招》。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乃翁心事别”,以“乃翁”指称对方,表达出对老友独特心事的理解与尊重。“璧月到寒塘”,以“璧月”比喻明亮的月亮,与“寒塘”形成对比,营造出清冷而静谧的夜晚景象,暗示着诗人与老友在宁静中共享美好时光。

“攲枕三竿日,横经一炷香”,描述了诗人清晨醒来的情景。三竿日指的是日出后约三个时辰,即早晨七点左右,此时阳光逐渐明媚。诗人枕边摆放着书籍(横经),点燃了一柱香,既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也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生活氛围。

“尚思同燕麈,还欲对胡床”,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老友一同享受生活的愿望。燕麈和胡床都是古代的坐具,此处用以象征与老友共度时光的美好场景。

最后,“行矣拿舟去,金钟亦自将”,意味着诗人即将启程前往老友处,无论是乘舟还是携带金钟,都充满了对这次相聚的期待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老友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活美好时刻的珍惜与向往。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舟中元夕雨作三首

道是今宵好上元,新晴白昼雨黄昏。
红灯皎月侬无用,关上船门倒一尊。

(0)

朱伯勤同子文弟、幼楚侄来访,书事

板桥再葺岸头横,茅屋新添树外明。
山势追回一溪水,波光飞到万花亭。
沉烟久冷炉犹馥,帘子闲垂脚自平。
坐看千林总黄落,只余兰蕙向人青。

(0)

追和尤延之检详紫辰殿贺雪

鍚山诗老立层霄,黄竹赓歌宴在瑶。
有客梦中闻雪作,曲肱篷底信船摇。
遥知端叶飘香袖,笑向梅花趁早朝。
未叹山人负猿鹤,负渠缩项与长腰。

(0)

子上弟折赠木犀数枝,走笔谢之

我家殊未有秋色,君家先得秋消息。
西风夜入小池塘,木犀漏泄月中香。
一粒粟中香万斛,君看一梢几金粟。
门前双桂更作门,路人知是幽人屋。
数枝寄我开愁眉,欲状黄香无好诗。
君到广寒折一枝,香无雨舨君自知。

(0)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我来秋浦政逢秋,梦里曾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著州尼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0)

岸树二首

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不合镜中贪照影,照来照去总斜身。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