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百里大河清,酾酒临流欲洗兵。
帆影低垂迷野渡,浪花高溅射霓旌。
登舟气夺萑苻魄,鸣镝音连欸乃声。
青野尘恬烟火寂,桑麻踏遍话阴晴。
春风百里大河清,酾酒临流欲洗兵。
帆影低垂迷野渡,浪花高溅射霓旌。
登舟气夺萑苻魄,鸣镝音连欸乃声。
青野尘恬烟火寂,桑麻踏遍话阴晴。
这首明代诗人申佳允的《渡河阅兵》描绘了一幅春日壮丽的军事场景。首句“春风百里大河清”展现了春天的到来,河水清澈,为阅兵活动提供了宜人的背景。第二句“酾酒临流欲洗兵”表达了将领们在河边畅饮,准备洗净武器,寓意着军队的整肃和士气的高昂。
接下来,“帆影低垂迷野渡,浪花高溅射霓旌”两句通过动态的帆影和浪花,描绘了船只行进的壮观景象,以及旗帜在风中翻飞的色彩斑斓。诗句中的“鸣镝音连欸乃声”进一步渲染了阅兵时的军乐与船夫的号子交织的氛围。
最后,“青野尘恬烟火寂,桑麻踏遍话阴晴”则转向了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阅兵过后,士兵们融入农耕,与百姓交流,呈现出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转换,以及军民鱼水情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风、大河、帆影、浪花等自然元素,结合军事行动,展现出明朝边疆安定、军民和谐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