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其一》
《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洛蜀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

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

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

(0)
翻译
洛阳和蜀地的人们议论纷纷,谁是谁非难以判断,只有忠诚只献给皇上和苍天知晓。
历史上从未缺少公正的评价,我并不希望在太平盛世留下党派的碑文。
离开宫廷去侍奉绣帘,这足以令人欢喜,来到这里调整政务也并不算晚。
铃斋内柑橘的香气飘起,静静地聆听那和谐的中庸之乐,那是职责所在。
注释
纷纷:形容人多且意见不一。
孤忠:独自忠诚,指对君主的忠诚。
党碑:指因政治立场而立的颂扬或批评某人的碑文。
绣帘:宫廷中的装饰,代指宫廷生活。
金鼎:古代象征权力的重要器物,此处指朝廷政务。
铃斋:官署名,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
柑香:柑橘的香气,常用来形容清新宜人的气息。
中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和谐平衡。
乐职诗:赞美职责的诗歌,表达对工作的热爱。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和对忠诚品质之赞颂的诗篇。诗人通过洛蜀之名,暗示了世事纷争、是非难辨的情形,而"孤忠惟上与天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只有天知其忠诚的心志。接着,诗人感慨于后世缺乏公正的评价,不愿意在明显的时代被标以党派之碑文。

在下一句中,"去奉绣帘差足喜"表达了对朋友离去时所持物品的一丝欢喜,而"来调金鼎未为迟"则是期待朋友将来的归来,并不认为他此行会有所延误。接下来的"铃斋一穟柑香起"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书房场景,充满了书香和清净,而"细听中和乐职诗"则是对朋友即将到达之地的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与祝愿。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辞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行者美好未来的祝福。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雨后瀛台览景杂咏·其四

春阴琼岛纪春明,十岁春天九遇晴。

今日喜逢真面目,佳名始觉有馀情。

(0)

春麦一寸及,秋麦二寸强。

青青远近连,扑垄含烟光。

土膏润且肥,晓露滋新秧。

北方春雨艰,风鼓尘霾黄。

今岁幸免此,满望饼饵香。

还戒望过奢,芒种时犹长。

(0)

青莲朵·其二

傍峰不见旧梅英,石道无情亦怆情。

此日荒凉德寿月,祗馀碑版照蓝瑛。

(0)

命邹一桂为设色古干梅辄叠前韵

绘事设色久不为,祗以节末非根底。

结习其如未尽忘,时复淡墨写生蕊。

盆中古干识春工,不作寻常百珠累。

暗香疏朵五六丁,叫绝梅花赖有此。

常见南极老人图,鲐背睟面如童子。

我会其意不能工,北门学士其咨尔。

粉本略具试设色,发墨更喜宣德纸。

西清渲染不多时,已为华光传妙理。

富丽何须百首诗,诡奇似阅千年史。

桃夭杏艳诚彼哉,汉柏唐槐视此矣。

歌成大笑谓小山,无乃尔为太相似。

(0)

遣愁

木落叶声干,西风起暮寒。

愁来天宇仄,物尽草庐宽。

晚膳因贫减,衰颜怕镜看。

胸中无限事,一例上眉端。

(0)

惠泉

一勺清溪自古传,品题宜向竹炉煎。

中泠浪得虚名去,珍重人间第二泉。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