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上下云模糊,潜龙忽起从江湖。
头角峥嵘目如镜,百尺袅袅垂长须。
四灵之一为最灵,变化恍惚驱雷霆。
水晶宫殿在渊底,古今不许凡人扃。
频年旱灾损禾黍,处处家家望霖雨。
愿回枯槁作礼盈,莫置此身图画里。
乾坤上下云模糊,潜龙忽起从江湖。
头角峥嵘目如镜,百尺袅袅垂长须。
四灵之一为最灵,变化恍惚驱雷霆。
水晶宫殿在渊底,古今不许凡人扃。
频年旱灾损禾黍,处处家家望霖雨。
愿回枯槁作礼盈,莫置此身图画里。
这首诗《龙图》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龙这一神话生物的威严与神秘。诗中以“乾坤上下云模糊,潜龙忽起从江湖”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模糊与龙的突然出现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震撼的氛围。接着,“头角峥嵘目如镜,百尺袅袅垂长须”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龙的形象,不仅突出了其威猛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其智慧与力量。
“四灵之一为最灵,变化恍惚驱雷霆”进一步强调了龙作为四灵之一的特殊地位和它能够驾驭雷电的能力,象征着它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接下来,“水晶宫殿在渊底,古今不许凡人扃”则将龙的形象与神话中的水晶宫殿联系起来,增添了其超凡脱俗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龙居住之地的敬畏之情。
最后,“频年旱灾损禾黍,处处家家望霖雨。愿回枯槁作礼盈,莫置此身图画里”表达了人们对龙的祈求与敬仰。在连续的旱灾中,人们渴望雨水的降临,希望龙能带来生机与繁荣。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龙这一神灵角色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性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一段落,寄托了人类对于自然和谐与丰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整体而言,《龙图》不仅是一首描绘龙之形象与特性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涵和民间信仰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神灵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缭墙黏藓,糁径飞梅,春绪无赖。
绣压垂帘,骨有许多寒在。
宝幄香消龙麝饼,钿车尘冷鸳鸯带。
想西园,被一程风雨,群芳都碍。
逗晓色、莺啼人起,倦倚银屏,愁沁眉黛。
待拚千金,却恨好晴难买。
翠苑欢游孤解佩。
青门佳约妨挑菜。
柳初黄,罩池塘、万丝愁霭。
乾坤开辟,桂林有、元气自来融结。
石磴盘空行木杪,天柱屹然中立。
窟宅幽深,泉源清远,不是灵神擘。
潜通后洞,张刘万古遗迹。
输我长剑凌虚,六尘尽扫,银海秋波碧。
志气飘飘游物外,惟有清风知得。
唤起白龙,护持飙驭,稽首朝金阙。
山灵欣喜,紫云已在诗壁。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
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
因习业、自营度日,未尝谒见豪贤。
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然。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
造遮晹石道,直至水?
边。
都系束修己镪,舍为助道安禅。
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