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寄吟友》
《秋日寄吟友》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闲坐细思量,唯吟不可忘。

食无三亩地,衣绝一株桑。

蝉树生寒色,渔潭落晓光。

青云旧知己,未许钓沧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yínyǒu
táng / xún

xiánzuòliángwéiyínwàng
shísānjuézhūsāng

chánshùshēnghántánluòxiǎoguāng
qīngyúnjiùzhīwèidiàocānglàng

注释
闲坐:悠闲时。
细思量:静静思考。
唯吟:唯有吟诵。
不可忘:不能忘记。
食无:没有。
三亩地:大片田地。
衣绝:仅有的。
一株桑:一棵桑树。
蝉树:蝉鸣的树。
生寒色:透出寒意。
渔潭:渔潭。
落晓光:映照着曙光。
青云:老朋友。
旧知己:昔日好友。
未许:还未允许。
钓沧浪:在沧浪江垂钓。
翻译
悠闲时静静思考,唯有吟诵不能忘。
没有大片田地供我耕种,仅有一棵桑树提供衣物。
蝉鸣的树上透出寒意,渔潭清晨映照着曙光。
那些往日的老朋友,还未允许我在沧浪江垂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闲适生活和对朋友的情谊。"闲坐细思量,唯吟不可忘"表达了诗人静坐思考,无需繁文,只要记得那些美好而难以忘怀的事物。接下来的"食无三亩地,衣绝一株桑"则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简朴,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只需要足够的粮食和衣着。

"蝉树生寒色,渔潭落晓光"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蝉在树上发出鸣叫之声,给人以萧瑟感;而渔潭中的水面反射着早晨的阳光,显得格外宁静和清澈。

最后的"青云旧知己,未许钓沧浪"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情谊。青云在这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而“旧知己”则是对那些老朋友的深情呼唤。末尾的“未许钓沧浪”则有几分自嘲和无奈,意味着诗人虽然想与远方的朋友一同乘舟游玩,但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允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张子仪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

新样西风较劣些,重阳还放海棠花。
春红更把秋霜洗,且道精神佳不佳。

(0)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

元霄风物又阑残,闭阁何曾出一看。
尚觉烛光欺病眼,旋添衣著试春寒。
中都尺雪逾旬许,此地飞花逐片乾。
不待珠宫香火了,海风吹上紫金盘。

(0)

中秋前一夕,携酒与子仁侄登多稼亭

月忽飞来随我傍,我还飞入月中央。
如何桂树许多影,不隔永轮些子光。
自古中秋多苦事,非风即雨断人肠。
醉来不信寒欺酒,露湿杯盘冻作霜。

(0)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月到中秋故故无,今霄月好莫渠孤。
旧传月径圆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

(0)

中秋无月,宿青弋江,晓行新寒

新寒催我索衣裘,凉雨凄云摠是愁。
耐冷素娥今老去,夜来桂殿罢中秋。

(0)

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

节里少公事,底忙起侵晨。
望秋怯残暑,及此东未暾。
登山俯平野,万岳皆白云。
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