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过徐氏园林》
《秋日过徐氏园林》全文
唐 / 包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

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攲莲。

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guòshìyuánlín
táng / bāo

huítángfēnyuèshuǐshùyān
sǎozhúcuīchuíluódàichuán

niǎokuīxīnxiàguīshàngbànlián
wàngguīchángjiēshìqiān

注释
回塘:弯曲的池塘。
分:倒映。
越水:指越地的水流,越地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区。
古树:年代久远的树木。
积:聚集。
吴烟:指吴地的雾气,吴地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区。
扫竹:清扫竹林。
催铺席:准备铺设席子以休息或宴饮。
垂萝:垂下的藤蔓。
待:等待。
系船:系泊船只。
鸟窥:鸟儿窥视。
新罅栗:新裂开的栗子壳。
龟上:乌龟爬上。
半攲莲:倾斜的莲花,可能指的是莲花未完全开放的状态。
屡入:常常进入。
忘归地:令人忘记归途的地方,形容景色宜人。
长嗟:长久地感叹。
俗事牵:世俗事务的牵绊。
翻译
弯曲的池塘倒映着越地的水流,古老的树木笼罩着吴地的雾气。
清扫竹林准备铺设席子,垂下的藤萝等待系泊小船。
鸟儿窥视着新裂开的栗子,乌龟爬上倾斜的莲花。
常常进入这令人忘返之地,长久地感叹世俗之事的牵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园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回塘分越水"一句,设定了整个场景,塘水曲折,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古树积吴烟"则是借古树与轻烟,渲染出一片沉静古朴的氛围。

接下来的"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两句,展示了园林中的人文气息。扫竹铺席,似乎是在准备一场野餐或是休憩;而垂萝待系舟,则透露出诗人对水上生活的期待。

"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攲莲"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园中的生态。鸟儿在树洞中探寻果实,龟则悠闲地在荷叶间享受阳光,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

最后,"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不满和逃离之意。诗人多次进入这样的田园之地,就像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归宿,而那种对于俗世羁绊的感慨,更是对心灵深处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尘世的愿望。

作者介绍

包佶
朝代:唐   字:幼正   籍贯: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

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猜你喜欢

宝盖岩壁联一组

九曲灵通都峤洞,六星光照紫微垣。

(0)

鸦片烟馆联

双枕纵谈天下事;一灯销尽古今愁。

(0)

嵌名赠妓联

一样情多浑似我;三生慧福不如卿。

(0)

临海庙醮坛路棚联

桥外绿烟春暗度;溪边红雨涨新添。

(0)

赠妓联

莺边烟重春无力;鹤背云寒月有声。

(0)

拜松亭联

四角亭开临止水;六朝人去剩孤松。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