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前旌去,王程后命催。
六师同击楫,千队肃衔枚。
练甲含江动,雕戈挽日回。
莫将今日事,更待异时才。
幕府前旌去,王程后命催。
六师同击楫,千队肃衔枚。
练甲含江动,雕戈挽日回。
莫将今日事,更待异时才。
这首明代冯琦的《送操江张中丞二首(其一)》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壮志豪情。首句“幕府前旌去”,写出了张中丞出征的威仪,旗帜飘扬,显示出使命的紧迫。次句“王程后命催”进一步强调了朝廷的命令催促,显示出任务的重要性和时间的紧迫。
“六师同击楫”描绘了大军集结的壮观景象,六军将士齐心协力,挥楫前行,显示出团结与决心。“千队肃衔枚”则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军队纪律严明,行进无声,体现出军队的严谨和纪律性。
“练甲含江动”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战士们的铠甲在江边闪烁,仿佛江水为之波动,形象地表现出士气如虹。“雕戈挽日回”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出战士们的力量之大,仿佛能挽住太阳,显示出他们的英勇和气势。
最后两句“莫将今日事,更待异时才”,表达了诗人对张中丞的期望,希望他能妥善处理当前的事务,不必等待未来的时机,暗示他对张中丞能力的肯定和信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绘军队的雄壮场面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寄寓了对出征者的鼓励和祝愿,具有鲜明的边塞诗风格。
中原乱未息。更著沈阴天似墨。天醉抑因恨极。
甚长夜渐阑,愁霖如泣。团圞桂魄。
闭广寒、空念前迹。霓裳杳、一番梦觉,此意竟谁识。
悽恻。市喧都寂。但隐约、虫吟败壁。披衣重眺巷陌。
剧散墟荒,鼓罢镫坼。凤楼歌自得。
怕蕙女、琼瑰暗滴。休休也、君当安卧,大地已回白。
雨敛昏镫,虫吟破壁,旅愁如发。
宾鸿数列,散点遥空明灭。
度寒塘、将息更飞,几回怕、著书漏泄。
甚间关到后,愁边心字,被风吹折。
单椒秀起,看粤岭深幽,误人车辙。
衡阳路远,片羽因风难越。
记巴山、旧时燕居,透帘碎影余旧月。
且归来、愿得吹箫,弄玉声未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