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成寄记汝》
《戏成寄记汝》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玉兰花落满溪桥,已住高峰见雪消。

破院自忙供补葺,好诗未暇静歌谣。

田因入夏烧灰种,人为思乡说理调。

莫上芙蓉峰上望,岭南端的是迢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玉兰花落满溪桥”,以玉兰花的凋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同时“满溪桥”三字又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已住高峰见雪消”,诗人似乎登高远眺,雪融春回,透露出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

“破院自忙供补葺,好诗未暇静歌谣。”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不忘修补与创造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虽忙碌却未放弃对美的追求。

“田因入夏烧灰种,人为思乡说理调。”描述了农事活动与思乡之情,通过“入夏烧灰种”展现了农耕文化的特色,而“人为思乡说理调”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最后,“莫上芙蓉峰上望,岭南端的是迢迢。”诗人劝诫不要轻易登高远望,因为岭南之地遥远,暗含着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农事活动及情感表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深度。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移居呈左虞四首·其一

一壑堪投老,清时似避秦。

康衢忘帝力,斗柄识王春。

带卷挥锄急,行歌抱瓮频。

衡门终日闭,敢效著书人。

(0)

芙蓉湖送客

八月芙蓉湖水清,征帆一片挂离情。

暮云黯惨难为别,重唱骊驹待月明。

(0)

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其十八

圣朝臣庶洽垂裳,恸哭非时秖自伤。

竟日天威无霁色,容城年少有封章。

(0)

忆昔篇二首·其二

忆昔君行折柳条,一为京兆路迢遥。

眉痕自顾真狼藉,临镜何曾着意描。

(0)

邯郸客二首·其二

邯郸侠客黄金轻,彻侯争致公子迎。

宝刀骏马散却尽,空手笑出燕王城。

(0)

闺中词二十首有序·其十七小饮

夜寒孤坐强持杯,惆怅红颜对落梅。

淑女未能忘旨酒,周南什里赋金罍。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