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嗜痂癖,雅非医所疗。
昌歜与醋芹,难为馋腹道。
或以黑为美,神君先祀灶。
掠食及虫蛙,醲过八珍芼。
钧天未拟听,鸦鸣不言噪。
舌本既参差,识情递眩眊。
若以从旁观,谁正谁为倒。
兹理故难齐,渑淄有时冒。
大江日夜流,无风亦浩浩。
昔有嗜痂癖,雅非医所疗。
昌歜与醋芹,难为馋腹道。
或以黑为美,神君先祀灶。
掠食及虫蛙,醲过八珍芼。
钧天未拟听,鸦鸣不言噪。
舌本既参差,识情递眩眊。
若以从旁观,谁正谁为倒。
兹理故难齐,渑淄有时冒。
大江日夜流,无风亦浩浩。
这首诗《秋怀(其二)》由明代诗人凌义渠创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昔有嗜痂癖,雅非医所疗。”开篇即以“嗜痂癖”这一奇特的饮食习惯作为引子,暗喻某些难以被传统道德或医学所理解的人性弱点或怪癖,暗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被主流价值观接纳的现象。
接着,“昌歜与醋芹,难为馋腹道。”进一步将这种难以被常人理解的行为比作难以满足的特殊口味,如昌歜(一种苦菜)和醋芹,这些食物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难以接受,却能引起特定人群的食欲,以此象征那些在常人眼中显得古怪或不合常规的行为。
“或以黑为美,神君先祀灶。”这一句则通过对比不同人的审美偏好,指出人们对于美的定义各不相同,甚至有人将黑色视为美丽,这反映了个人审美观念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掠食及虫蛙,醲过八珍芼。”通过描述一些人对食物的贪食,甚至包括昆虫和青蛙等,以及他们对美食的追求超过了传统的珍馐美味,进一步强调了人性中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
“钧天未拟听,鸦鸣不言噪。”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间的喧嚣比作乌鸦的叫声,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无奈和厌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舌本既参差,识情递眩眊。”通过舌头的味觉差异和情感的复杂变化,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不同事物时,内心感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若以从旁观,谁正谁为倒。”这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在观察他人行为时,如何判断是非正误,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判断标准的思考。
“兹理故难齐,渑淄有时冒。”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如渑水与淄水,指出事物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差异,强调了理解和接纳不同观点的重要性。
最后,“大江日夜流,无风亦浩浩。”以长江日夜不息的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现象、道德判断以及时间流逝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